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尔滨创博会推介环保新系统助力雾霾治理
2013-10-28 15:40:37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0月28日讯 雾霾天给哈市市民带来不小的麻烦。日前,在本届哈尔滨创博会上推介的分布式资源站则有望给冰城的雾霾天治理助一臂之力。

  据专家分析,本次严重雾霾的形成与不利气象因素、焚烧秸秆产生烟尘、供暖煤炉陆续启炉等三方面原因叠加有关。而郊区污染甚至超过了主城区,说明郊区焚烧秸秆对本次雾霾“贡献”不小。“每年秋收过后,地里剩下的秸秆就成了农民心里的一件愁事,放在地里影响明年种庄稼,放在院子里又有火患,不如在地里一烧了之。”哈尔滨良大实业区域经理王彧说,“而我们的分布式资源恰恰是利用了农村随处可见、不知该如何处置的秸秆。”

  “秸秆要是就这么烧了,不仅污染环境,还是重大的浪费。”王彧告诉记者,今年7月大良实业与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等学校合作的双城杏山镇分布式资源站正式投用。分布式资源站主要包括沼气生产厂、有机肥生产厂、秸秆综合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站四部分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24280平方米。通过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农业生产、畜牧业、养殖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循环的资源化利用系统。该工程实现了农业清洁生产,从而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直线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模式,对净化环境、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分布式资源站作用究竟有多大,王彧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秸秆可以做制成0.85吨的秸秆压块,经过发酵后形成的沼气相当于0.5至0.6吨煤。“我们整个工程每年可以生产沼气58.4万立方米,减排二氧化碳1100吨,节约煤炭1.4万吨。“我们的技术是东北农业大学李文哲教授研发的,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秸秆发酵技术是针对东北高寒地区专门开发的,产气率提高了20%以上。”王彧告诉记者,秸秆发酵后除了沼气还能产生有机肥料。而除了秸秆发酵资源站里还有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等的使用。而明年这一技术还将在双城兰陵镇以及通河等地推广,届时秸秆发酵产生的沼气通过提纯压缩还可供公交车、出租车等使用,更为清洁环保。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