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5日讯 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今年6月份,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平安社区(村屯)创建活动,通过招聘专兼职协管员和信息联络员监察食品安全,形成市、县区、乡镇、社区村屯四级食品安全监督网。目前全市共有社区乡镇以下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896人,开展食品安全平安社区创建工作。
郭桂玲是萨尔图区格林社区工作站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到辖区内的饭店、超市等与食品相关的场所进行排查,证件齐不齐全、食品卫不卫生、后厨环境如何,都是她检查的内容。
“不合格的,我们就告知整改,问题严重的,我们会及时向食安办成员单位报告,以确保我们辖区居民吃上放心的食物。”郭桂玲告诉记者。
在林甸县,83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成立了“一主三员”的监管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大家群管群防,净化农村食品市场,大大提升了百姓自我防范意识。
刘树春是林甸县东发村的食品安全信息员,他会不定期到村里的每一条路走一遍,排除污染源,检查每一个垃圾投放点,消除病菌传播物,叮嘱养殖户做好防控防疫。“一旦发现村里有超过四五十人的聚餐,我们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则很快就会赶到用餐地,检查食品符不符合要求。另外,村内养的猪鸡牛马等家禽家畜发生灾病,我们也负责监督村民进行销毁。”刘树春说。
东发村的11个屯的屯长都是食品安全信息员,村长是食品安全协管员,用村干部监管不仅有工作力度,更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无论是村里制作了什么食品外售,还是购进了什么食品内销,村民都会通知村里的信息员。
林甸县食安办综合科科长陈雷表示,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村屯一级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延伸到了基层,同时也增强了村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目前全市像郭桂玲、刘树春这样的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都是经过专业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后,才进行最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他们往往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全面的业务素质。
市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主任常务副主任张永森介绍,下一步在食品安全基层监管体系建设中,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在加强基层机构、人员配置上下功夫,在社区、乡镇设食品安全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