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6日讯 10月末的严重雾霾天气,让生态环境良好的黑龙江蒙上了一层阴影。连日来,我省环保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拉开“蓝天行动”大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将从治理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加强监测等方面入手,力争到2017年基本消除我省重污染天气。
污染解析
冬季污染源
燃煤排放占四成
据省环保厅监测数据显示,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年各市PM10年均浓度全省有4个城市超标,分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鹤岗、七台河。前10个月,哈市共监测304天,优良天数比例为72.7%,与去年比较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了今年春、秋两季雾霾天气的影响。
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大气污染排放比例中,燃煤排放约占35%左右,冬季占到40%以上。为摸清各种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省环保厅将对空气污染成分进行解析。从本月到2014年1月底开展哈尔滨、大庆、佳木斯三城市冬季PM10、PM2.5源解析,形成三城市冬季颗粒物源解析报告;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底,继续开展我省13个市地全年四季的PM10、PM2.5源解析,确定我省各城市的各种污染源的贡献值、贡献率并确定城市的首要污染源。
办法一 拔掉小锅炉大锅炉装除尘器
从目前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燃煤污染是造成我省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为此,我省将加大热电联供,淘汰分散燃煤小锅炉。到2017年底前,全省各地市城区基本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哈市必须尽快拔掉2000多根小烟囱,建成区除保留必要的应急、调峰供热锅炉外,到2015年底全部淘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
全省要推广使用优质煤炭,逐步弃用“蒙煤”,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规模在35吨以上、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燃煤锅炉实施烟气脱硫,综合脱硫效率达到70%;规模在35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建设低氮燃烧示范工程,氮氧化物去除率达到30%。规模在2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必须安装静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对20吨以下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推行使用含灰量小于15%的低灰优质煤。
办法二 淘汰黄标车让车“吃细粮”
除了煤烟污染,机动车是城市PM2.5主要来源之一。我省计划通过优化城市交通、提高油品品质、淘汰黄标车、严格环保检验等多项措施达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据省环境保护厅污防处处长马健介绍,2014年底前,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4城市主城区黄标车将限行;到2015年底,地级市全部实行黄标车限行;2016年底,全省高速公路禁行黄标车。
环保专家表示,车辆怠速时污染物排放是正常行驶时2-3倍以上,所以要让汽车“跑起来”。我省将优化区域交通网络,缓解城市拥堵,增加新能源公交车比例。
在燃油品质提升上,我省制定了让机动车吃上“细粮”的时间表:2013年底前,全省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2014年底前);在2017年底前,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对经环保检验机构检测,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不予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取得有效环保标志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到2015年底,全省机动车环保检测率达80%以上,标志核发率达85%以上。
办法三 杜绝烧荒秸秆资源再利用
露天焚烧秸秆是空气重要污染源之一。我省将对重要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等实行分片包干,严厉查处,杜绝露天焚烧秸秆;同时将大力发展秸秆资源化,推广和使用秸秆还田新技术。到2017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大于80%。
此外,我省今年将完成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4个城市的空气自动站与省、国家联网。其他城市的31个自动站点在2014年底全部完成。与气象部门合作,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今年年底前,哈尔滨、齐齐哈尔、七台河、鹤岗编制完成预警方案,根据预警等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建筑工地停止土方作业、机动车限行、中小学停课以及可行的气象干预等应对措施。力争在2015年底,建设成省级和哈市2个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