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宋魁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为龙江营造良好对外开放环境
2013-11-22 09:54: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2日讯 (记者 侯巍) “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意义重大。作为整个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沿边开放战略。利好消息下,黑龙江省迎来了新机遇,在对俄开放方面,亟待步入转变开放方式、提升合作质量的新阶段。”近日,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研究院长宋魁接受采访时做了如上解读。

黑龙江当代中俄区域研究院长宋魁接受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 侯巍 摄

  宋魁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东北亚各主要经济体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并启动实施远东开发战略,为黑龙江省的沿边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黑龙江省面临转变方式、提高合作质量的重大机遇。世界市场的重组,也为黑龙江省提供了发展机会。我们要积极通过对外开放带动改革,通过外向开放和结构调整,与生产方式转变相结合,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这次三中全会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黑龙江省如何以俄罗斯以及东北亚地区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宋魁说。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宋魁说,《规划》事关国家对外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对黑龙江省影响重大,为我省建设、国家向北开放、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沿边开发开放、推动区域经济大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黑龙江的开发开放水平必将借政策东风实现新跨越。

  “我省对外开放有几大问题,一是定位问题。二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宋魁分析,由于我省的外向型产业不大不强,重大产品出口率不足20%,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改变过去以出口商品为主,大力发展适应俄罗斯以及东北亚地区需求的产品,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形成新的创新体制、创新的方法和结构,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比如说,俄罗斯在农机方面有很大需求,而佳木斯具备条件可以成立生产基地,以此加强合作。中俄在飞机项目尤其是军用飞机合作上存在契机,而省里已决定在哈南建立航空工业城。成立航空工业研究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我省加强对俄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宋魁举例说。

  宋魁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及房产开发也将成为中俄合作的新热点。近期,俄罗斯提出建筑生产总值要翻番,俄远东地区将大量搞住房建设。黑龙江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效带动建筑五金、建材、木料,水泥等行业的发展。

  宋魁告诉记者,三中全会提出,国营企业要发挥重大作用。由此给龙江对外开放带来的影响是,中俄合作必将出现新变化——变化之一是由原来零散的贸易发展到规划化贸易。这是由俄罗斯入世带来的商机,以前是个体户、小企业做贸易,这次国营企业将加入主战场,对中俄贸易来讲,贸易主体发生了变化。变化之二是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特别是对俄合作境内园区建设,将有助于产业转移。变化之三是将改变由口岸和大中城市相互支撑共同对外开放的格局,过去以绥芬河、黑河、东宁等口岸为点,将发展成为以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等大中城市为点的规模化进出口加工优势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全省产业向外向型转变。

  “三中全会和国家战略向北开放的政策,为黑龙江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可以说,黑龙江省迎来了对外开放发展的春天。中俄合作模式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一般性项目合作方面,也将发展到产业合作如航空、汽车、农业、食品加工等方面,而这些大项目、大产业的合作,对两国地区间的发展将是互利共赢的,同时也是造福百姓的。”宋魁说。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