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搜 索
这场顶级雪雕赛充满诱惑力
2014-01-03 11:18:5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徐光胜 宋运军 李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日讯 正在举行的第19届哈尔滨国际雪雕比赛,共有新西兰、俄罗斯、英国、波兰、瑞士、埃及、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选手参赛。

  其实,冠军队获得的奖金只够他们往返中国的机票钱。而且,参赛队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欧洲和日本等地经济持续不景气,他们已很难找到赞助商;为期四天的雪雕赛事要跨过2013和2014年,他们需要克服不能与家人过年的强烈纠结……究竟是什么,吸引他们参加这场冰城赛事?

  韩国姐妹花连续六年参加比赛,这是她们的作品《苹果》。

  答案意外却合乎情理:这是一场世界顶级的雪雕赛事,也是国际艺术交流的舞台,对他们来说充满诱惑力。而且,通过这里,他们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三个爷爷来雕雪

  “哈尔滨算暖和了。”在近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中,尼古拉笑眯眯说出的话,让记者都瞪大眼睛。他来自有着巨大露天钻石坑的俄罗斯萨哈亚库特共和国,零下72摄氏度的温度里,一杯热水泼地下都能成冰。

  萨哈队四名队员中最大年龄65岁,三人已当爷爷。作为国际冰雕雪塑赛事的常客,他们之前已参加加拿大雪雕赛、拉斯维加斯冰雕赛,接下来将直奔美国阿拉斯加参赛……但每年,冰城雪雕赛都是他们不会错过的赛事。

  “哈尔滨风景美、人好,很喜欢。”尼古拉说这话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对他们而言,年龄不是问题,兴趣和喜好才是出发点。他们这次带来的作品是《北方胜利女神》,希望通过其包含的对生命的希冀,传达中国生生不息的观念,给冰城带来好运。

  赛事之外看到真实中国

  和能否获得名次相比,波兰队更关心作品能否完美呈现。奖项对他们来说只是浮云,他们看重的是这场世界顶级赛事的挑战。

  队长杰罗斯洛之前在北京波兰驻华使馆工作过8年,其队友托马斯参赛还因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

  “电视上、网络上关于中国的新闻和信息越来越多,我想亲身感受中国人是怎样生活的,有什么样文化和历史……”来到哈尔滨后托马斯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友好,他们也还之以友善——即使在紧张雕刻过程中,有中国游客提出合影,他们4人也会立即放下手中的活,站成一排热情地配合。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失望,而且这也是一件骄傲的事”。

  在众多参赛队伍中,波兰队是为数不多的有赞助商的队伍。他们说服波兰这家名为bakoma的乳酸饮料商的理由也十分波兰:让中国人看到波兰的艺术和文化。

  关于参加雪雕赛,杰罗斯洛的想法很长远:波兰有深厚的音乐等艺术底蕴,哈尔滨是中国的音乐城市,希望今后在雪雕赛外,能有更多的冰城艺术家到波兰展开文化艺术交流。

  雪雕赛是顶级艺术交流圈

  39岁的松本晃泰已经是第3次参加哈尔滨国际雪雕赛了。

  几年前,他在参加四大冰雪节之一的日本札幌冰雪节时,结识了来自哈尔滨的参赛队,此后便开始远赴冰城参赛。“札幌太暖和,雪塑有时在雕的时候就天始融化,哈尔滨的气候和雪质能呈现出更好的雕刻效果”。

  新年是日本人极为重视的节日,今年新年松本在一家喜欢的冰城酒吧里度过,喝的是哈尔滨啤酒。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不景气,今年他也没能找到参赛赞助商,松本选择自掏腰包。

  “这是一个国际级雕刻艺术交流平台,在见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的同时,也能互相切磋并提高雕刻水平。”松本是一名石雕艺术家,他觉得为此长途跋涉是值得的,而且,他和队友对哈尔滨充满兴趣。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