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1月6日讯 民以食为天,蔬菜价格一直牵动着百姓的生活水准。如今,我市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社区蔬菜直销店的建立着实给鹤城老百姓的“菜篮子”减了负。2013年,市物价局围绕“稳物价、促发展、惠民生”主线,深入市场调研、探索实践,通过投入价格调节基金搭建平台,依托社区公益用房和大型企业的资源优势,在全省首创建立了“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社区蔬菜直销店”。直销店的建立达到了平抑周边市场蔬菜价格的目的,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运营,取得了政府满意、百姓欢迎、社会认可的可喜效果。
“蔬菜品种多、价格比市场上低、蔬菜很新鲜、不缺斤少两”,是记者在蔬菜直销店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评语。
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社区蔬菜直销店是由我市率先在全省设立的,实现了政府和市场的无缝对接,以蔬菜直供为主要形式,按照政府搭台、企业经营、限价销售、让利百姓的模式运行。在建设和设备购置上,我市启动价格调节基金进行支付,先后购置收款机、扫码器、电子秤、蔬菜架、工作服等,室内还安装电子监控系统和菜价电子显示屏,群众对当日菜价一目了然,同时制作社区居民购菜卡,方便社区居民持卡购菜。在销售价格管理上,蔬菜经营企业每天早8点30分前将当天所有销售蔬菜品种价格表报市物价局价调办,价调办指派专人对蔬菜销售价格表进行核算和审核,将企业呈报价格与价调办每天市场监测价格进行对比调整,及时将当天的蔬菜销售价格传输给经营企业,使直销店蔬菜销售价格在政府的调控中发挥作用。
对于百姓来说,买菜最关注的就是质量和价钱,能够买到质优价廉的蔬菜是老百姓的心愿,市物价局副调研员赵丽玲介绍说,在销售上,蔬菜直供企业省去了中间两道销售环节,从而降低蔬菜价格让利于百姓。在品质上,蔬菜供给依托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气调保鲜库,确保蔬菜保质保量。
今年,市物价局为保证蔬菜直销店推广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在实施推广工作中任务明确,措施具体。市物价局负责建店设备资金的申请、采购、安装以及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社区负责提供公益用房。截至2013年12月26日,市物价局全面完成蔬菜直销店的推广建设任务,在育英、东市场等8个社区开设的价格调节基金蔬菜直销店的基础上,2013年又建成24家蔬菜直销店,超额完成推广建设20家直销店任务,他们在推广建设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社区蔬菜直销店建设模式,提出了定规则、引竞争、惠百姓的新理念,引入2家公司和1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共同进入直销店经营,保证货源,降低流通环节费用。
市物价局局长侯一枝说,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社区蔬菜直销店每天为社区居民提供20种以上的蔬菜,并保证土豆、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茄子、青椒、白萝卜、芹菜、圆葱等10个大众蔬菜品种低于市场平均零售价格20%以上,让社区百姓切身感受到市物价局在服务“三化”建设中实施惠民政策的实惠。另外,市物价局还为低保人群和二级以上特困残疾人每户每月补贴10元钱,全市补贴对象为35374户,补贴资金420多万元;为2000户特困家庭发放了价值100多万元的米面油;针对我市冬季蔬菜主要靠外进的实际情况,他们对13个仓储基地的白菜、土豆、萝卜、胡萝卜、元葱五个秋菜品种每吨分别补贴20元,共投放144万元秋菜补贴;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根据蔬菜等副食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以直销店为平台,投放政府价格调节基金,以发放补贴等形式,平抑蔬菜等副食品市场价格,把有限的价格调节基金投放在鼓励和扶持大型蔬菜仓储基地建设上,为市民菜篮子“保供稳价”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统计,中心城区的32家社区蔬菜直销店,一年累计销售蔬菜500多万公斤,惠及30万居民。由于“政府价调基金社区蔬菜直销店”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14年确定再推广建立20家,其中优中选优建立一家示范店,让更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另外,我市还将推进蔬菜直销平台网络化建设,实现联网管理;按照“星级蔬菜直销店”创建活动的要求,严格进行日常考核和监督管理,对未达标的直销店进行限期整改,实现奖优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