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8日讯 弃婴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牵动着全社会的心,有揪心、有痛心,更有为小小生命而动容的爱心。我国的“婴儿安全岛”项目就是对解决弃婴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与我国的“婴儿安全岛”项目类似的保障弃婴合法权益的同类项目,在欧美国家其实已有悠久历史,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安全港、弃婴保护仓、匿名生产法等方式来收留保护这些婴儿。但这一项目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2011年6月1日,国家民政部在石家庄市开展了全国第一个“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4月,共接收弃婴147名,通过“婴儿安全岛”及时救治后存活76人,存活率达到51%,是设岛前弃婴存活率的1.8倍。“婴儿安全岛”正在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开启对幼小生命的救助大门——

我省首批三个试点
维护弃婴生命权益
一个面积10多平方米的温馨小屋将为被遗弃的婴儿提供一次“生”的机会,继日前牡丹江、绥化两个“婴儿安全岛”试点项目启动后,哈尔滨市“婴儿安全岛”也建设完毕并于8日启用。至此,我省首批试点建立的3个专门为弃婴设置的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婴儿安全岛,正式全面投入使用。该设施旨在人性化地解决弃婴的接收问题,避免弃婴在被遗弃后再次受到雨、雪、冻、热、雷电或小动物咬啮等二次伤害,维护弃婴的生命权益。
据了解,婴儿安全岛是一座收容被遗弃的一周岁以内的婴儿的保护设施。记者在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内的“婴儿安全岛”看到,屋里有婴儿床、婴儿保温箱和延时报警铃等必要设施,全天24小时对社会开放。
据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黄万军介绍,目前,该院现有弃婴近200人,99%以上因身体缺陷、疾病遭到遗弃,从近五年哈尔滨市弃婴接收人数来看,在新生儿总量保持恒定的同时,弃婴数量、遗弃率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不过仅今年一年,哈尔滨市就发生多起弃婴在遗弃过程中遭到伤害案例,建设婴儿安全岛实为从设施、措施上,进一步避免弃婴遭到二次伤害,保护弃婴的合法权益。
改变被遗弃结果
提高弃婴存活率
我省地处边疆,冬季气候寒冷,一旦发生室外弃婴,婴儿存活率低下,为此,在我省设立“婴儿安全岛”更为必要。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杨桐告诉记者,2013年8月初,省民政厅着手部署我省“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针对我省是欠发达省份,社会流动人口少,弃婴数量对比发达省份处于偏低水平,导致弃婴行为的原因多数是因婴儿重病或重残无力救助所致等特点,在全省确定了3个城市进行试点。
通常情况下,遗弃婴儿的父母或者其他人员在遗弃时,会选择比较隐蔽的方式和不易被发现的地点,致使孩子因为不能被及时发现造成死亡,使一些本来就有病的孩子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助病情加重,有的终身都难以治愈。据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张丽蓉介绍,过去,有一些婴儿被家长遗弃在街头巷尾、公园、厕所等地方,很多孩子被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甚至是冻、饿死,还有的弃婴被猫狗啃咬,被蚊虫叮咬。“婴儿安全岛”的建立,能有效加强弃婴生命权益保护,让被遗弃的婴儿得到及时救治,提高弃婴的存活率,并将弃婴纳入政府制度性保障中,确保其健康成长。
设立“婴儿安全岛”
绝非纵容弃婴儿行为
在我国,遗弃婴儿属于违法行为,也为社会道德所不容,为此,建立“婴儿安全岛”也引发了一些质疑。质疑者提出,这会减轻弃婴者的负罪感,纵容他们抛弃孩子的行为。但也有不少支持者认为,应当优先考虑孩子的生命权。对于种种担忧,民政部门工作者认为,建设“婴儿安全岛”,虽然改变不了遗弃这一非法行为,却改变了遗弃的结果,即提高弃婴的存活率。
“婴儿安全岛是基于儿童权益优先原则,以生命至上为出发点,与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精神是一致的,与刑事打击弃婴犯罪也是并行不悖的。”民政部和有关部门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社会组织的代表进行了认真反复的论证,形成了共识,专家学者们建议在全国推广“婴儿安全岛”。
“婴儿安全岛项目是立足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救助举措。”杨桐说,弃婴行为是违背法律原则的,是法律打击的对象,但弃婴行为又是现实社会中一直没有根除和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民政儿童福利工作者,维护婴儿的生存权、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就成为首要任务,这就是“婴儿安全岛”项目之所以建立起来,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实施的深刻现实意义。
同时,杨桐认为,“婴儿安全岛”项目是国家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时期的社会救助措施,是历史进程中的过渡阶段。通过实践表明,“婴儿安全岛”项目的设置并没有带来弃婴数量上的增长结果,进一步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遗弃行为不是人性正常的行为,而是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因素的,或因孩子残疾救治无望、或因社会对未婚生育现象排斥的羞愧、或因自己无能力抚养等等,绝大多数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政府对弃婴行为更有主动救助的必要性。
现场见闻
走进冰城
“婴儿安全岛”
这是一间温馨小屋,有小床、保温箱、延时报警装置……这就是哈尔滨市最新设立的“婴儿安全岛”。从8日起,该“婴儿安全岛”将正式启用,它将人性化地解决弃婴的接收问题,避免弃婴在被遗弃后再次受到雨、雪、冻等二次伤害。据哈市民政局介绍,哈尔滨是全省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城市之一。
走进位于哈尔滨大街的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大门口南侧的“婴儿安全岛”,记者顿时感到室内温暖如春,抬头向上看,墙的颜色被涂成了温暖的黄色,墙上还绘着各式的卡通图案,墙的一边摆放着一张婴儿床和婴儿保温箱。据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黄万军介绍,院方根据哈市地域特点设计了“婴儿安全岛”,将安全岛设立在院区大门保安室附近,入口朝向院外的马路,不仅有明显的标识张挂门前,还设置路口引导牌。岛内除配备保温箱、延时报警器、婴儿床等相应的用品外,还配备24小时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发现救助弃婴。他说,“婴儿安全岛”内的室温维持在25℃到27℃,这样孩子进屋来会很舒服。延时报警器将在遗弃者离开后,自动感应报警。值班人员接到延时报警后,将及时对安全岛进行巡查,发现弃婴将会第一时间通知业务科并报警,进入正常的弃婴报送收养程序,即值班人员通知业务科,业务科负责立即报警及准备相关手续,由医务科负责进行常规的体检、诊治和隔离观察,为弃婴争取最短的救治时间。“从把孩子遗弃在‘婴儿安全岛’到孩子得到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初步护理,整个过程将不超过10分钟。”
据介绍,目前在哈尔滨市儿童福利院的婴幼儿95%以上都有残疾,80%以上是重残儿童。在该院迁入哈西地区新址的两年中,福利院共计收入院儿童46名,女孩21人、男孩25人,其中弃婴42名,残疾率达93%。弃婴中多以缺血缺氧性脑病、精神发育迟滞、脑瘫疾病居多,约占40%。图为“婴儿安全岛”内,医务人员正在培训工作人员使用婴儿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