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2013年国庆期间,刚刚退休的齐齐哈尔市民王育林去了趟上海,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这一次的出行,让王育林深切感受到了齐市公路、铁路和民航系统日新月异的变化。用老王的话说:这趟出行,倍儿爽!
“我拎着个拉杆儿箱,没求朋友没打车,自己花了一块钱坐公交车就到了飞机场。”说起新上线不久的新能源机场专线公交车,王育林伸出了大拇指。
王育林的家住在高等师专附近,去机场曾经是他最头痛的事。“头些年,去机场都是求着朋友送,或者自己打车,太麻烦了!”老王说,一听说去机场,出租司机都不愿意开计价器,漫天要价,爱去不去。去年4月18日,齐齐哈尔市第一条火车站至飞机场的新能源公交示范线路比计划提前70天开通。这件事让老王欣喜不已。
“好家伙,全程十几公里才一块钱,太便宜了。早上6时就发第一趟车,晚上7时才收车,真是一条便民线路啊!”老王表示,随着鹤城百姓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节能减排的大公交车一定会成为城市的新亮点。而我市的首条新能源公交示范线路,在鹤城公交发展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航站楼新装修漂亮
“说实在的,刚一进机场我有点傻眼。又宽敞又漂亮,秩序井然,过去乱糟糟的样子一点也没有了。”焕然一新的齐齐哈尔机场,给王育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起以前的机场,老王用“有点儿惨”来形容。设备陈旧、老化,候机区冬天还特别冷。机场原来只有2 个值机柜台,共用一部电子磅秤,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行李传送带、行李转盘也已严重老化。现在,新增了4台值机柜台和4台电子磅秤,行李传送带也全部更换。门窗,用的是铝合金保温节能材质。卫生间一改过去脏乱差的环境,瓷砖洁具全部更换,环境清新整洁。最让老王高兴的是,新增的登机桥。原来旅客在二楼候机,登机时须经步行梯下到一楼,再步行登机,对于随身携带行李的旅客来说非常不便。新的登机桥,免除了旅客登机不便的烦恼。
“室温比以前暖和了。”老王说,原来的机场冬季室温只有不到15℃,座椅还是塑料的,冷得人直哆嗦。现在好了,座椅都换成了金属的,椅子上还有软垫。暖气也改了,候机厅角落还安装了冷暖型分体空调。“这样的机场,谁看谁不喜欢?”
高站台上下车方便
“早就听说火车站在进行站台改造,不知道啥样,这回我可是感受到了。”概括起来就俩字:方便!
每次乘坐火车回家,都有亲属进站接王育林。原因很简单,老王腿上有伤,行动不便。自从取消了站台票后,老王一度有些发愁,担心高高的列车台阶和凸凹不平的路面让他的腿吃不消。没想到,他的担心成了多余。
“上午8点多钟,1343次列车停在了二站台。我拎着拉杆儿箱走到门口一看,乐坏了,车厢门和地面对接一齐,不用再踩高高的台阶了。”老王说,以前下火车,都是列车员帮忙接过行李,再把他扶下车。即使这样,脚落到地面的冲击力还是让他疼得够呛。“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腿疼了。”老王说,原来的站台夏天漏雨,冬天结冰,周围两排柱子阻挡视线。“真不一样了,地面不再坑坑洼洼,顶棚也不漏了,我的拉杆儿箱拖在地上,像在溜冰场似的。站台上没那么多柱子,视野也开阔了。听说这是方便救护车开进来的,真是太人性化了!”
2013年,让老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鹤城交通新环境。拿老王自己的话说:“啥是幸福?要看得见摸得着,接地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