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 近年来,鹤岗市加快推进边疆文化强市步伐,使鹤岗市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壮大。今年45岁的鄢德明在鹤岗市经营着“奥兴煤雕”厂,从小喜爱收藏的他,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从去年10月份开始借助鹤岗市“文化强市”的“东风”,和10多个有着同样喜好的藏友们一起,打出“龙街古玩城”的牌子,陆续进驻工农区的地下“龙街”经营藏品。在这里,环境好、租金低、政策优惠,几个月下来,他们的藏品质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丰富,知名度也越来越大,成为鹤岗市唯一一处粗具规模的“藏品沙龙”。由此改变了鹤岗市收藏品市场没有固定场所、“各自为战”的局面,向藏家、商家抱团,从“游击队”向“正规军”的角色转变。
一件不起眼儿的“罐罐”,汉朝的;一台古旧的缝纫机,100多年前德国“手摇”的……在鄢德明近20平方米的“奥兴古玩店”内,记者看到他的藏品从汉唐的“碗罐”,到民国的“大茶壶”;从玛瑙玉石,到二战军品,他的藏品包罗万象,品种繁多。经过多年积淀的鄢德明,目前已开始向“本土文化”——辽金藏品转变,他的“金三彩”,是金代时期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在继承“唐三彩”的诸多特色的同时,又糅合了北方民族的“本土特质”。在鄢德明的眼中,人们在这里了解了藏品的“前世今生”,从无知到认知,在欣赏之余,有种情感上的回归。
博古轩、玉如意古董店……记者在古玩城内发现,和鄢德明的“杂项收藏”不同的是,很多店主是专题收藏。有专门收藏钱币的、专门收藏老酒的、专门收藏翡翠的,还有专门收藏军功章和奖章的。在“瑞丰禄藏真馆”里,柜台里的旧物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小人书、连环画、毛主席像章、老式收音机、地方粮票、布票、老旧手表、手提式铁路信号灯、文革喜报……看了这些曾经熟悉的旧物,让人有种怀旧的情感。据经营瑞丰禄藏真馆的马先生介绍,过去鹤岗没有文化收藏品市场,交流藏品都要去佳木斯等省内其它地市,而鹤岗的收藏品市场的潜力很大,如今有了这块“根据地”,不光给藏友们提供了交流互换的场所,也丰富了鹤岗市的文化事业。他目前正专注于鹤岗市“本地民俗”的收藏,如鹤岗市和鹤矿集团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资料书、各种工具、老旧照片,而这些藏品见证了鹤岗市的历史和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
收藏是种文化,而文化需要一块发展的土壤。在古玩城内,从收藏品市场的“冰山一角”,揭示出鹤岗市文化产业正在悄然兴起,市民在觉醒中萌发,自发形成构建文化产业的“细胞”并逐步发展壮大,而“龙街古玩城”正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让市民看到了鹤岗市文化发展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