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9日讯 连日来,一则“大庆进入全国二线城市”的消息成为坊间的热议话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庆一直是“三线强”,令人欣喜的是,“2013年中国城市分级”打破旧的评价体系,把大庆列入了“新二线”。
该分级由中国权威财经杂志《第一财经周刊》制作,除传统一线城市之外的400个城市被分成五级,其中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6个、三线城市73个。
新一线、二线城市是未来“黄金十年”的投资洼地。记者 刘为强 摄
传统的城市分级,主要依据是行政级别和GDP,这次分级更具现代商业色彩,共有10项指标,更科学、更精准,要求也更高了。
要求越高意味着提升的跨度越大,那么大庆是如何从三线强晋级到二线的?大庆在10项指标中站位如何?这对大庆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一份颠覆传统的商业排名
10项指标打破行政级别,弱化GDP,更具现代商业意义。东北城市中,沈阳和大连为一线,长春、哈尔滨和大庆为二线
1月7日,记者电话采访了《第一财经周刊》副主编、《中国城市分级》作者张衍阁。
他告诉记者,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兴业,看好的是中国人口多,市场潜力大,但是当他们进行战略布局、业务拓展时,除了传统的城市分级,很难在商业上找到更多参考指标。
传统城市分级更多地依仗行政级别和GDP,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的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对大公司投资的参考价值不大。
张衍阁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的发展正在冲破行政级别的枷锁,更贴近商业驱动。这种突破意味着,依据工商业繁荣程度对城市分级成为可能。
基于以上思考,《第一财经周刊》于2013年决定,对传统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的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100个百强县,进行更具商业意义的分级,以期更准确把握中国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他们设定了10项指标对城市进行单项排名,分别是一线品牌进入密度、一线品牌进入数量、GDP、人均收入、211高校、全球500强进入数量、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机场吞吐量、使领馆数量、国际航线数量。
张衍阁告诉记者,10项指标数据来自2012年,实际上分大公司、品牌、人才和城市基础数据四大类,大公司详说大庆指标位次
考察的城市投资,品牌考察的是城市消费,人才考察的是城市魅力和吸引力,基础数据考察的是城市实力。
详尽地调查从3月持续到12月,大公司从全球500强、中国100强中抽取了285家,一线品牌调查了银行、房地产、汽车、奢侈品、零售连锁、酒店、快时尚等领域140个,人才调查了传统一线城市的1000多名年轻公司人,他们乐意去的城市,更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得出10项指标排名之后,《第一财经周刊》把前5项指标的权重设定为0.2,后5项的权重设定为0.8,计算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排名,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分级。
分级结果是,新一线城市15个,二线城市36个,三线城市73个,四线城市76个,五线城市200个。东北城市中,沈阳和大连为一线,长春、哈尔滨和大庆为二线。
一线品牌进入密度第89位、一线品牌进入数量第92位、GDP第30位、人均收入第117位、500强进入数量第33位、机场吞吐量第68位
松雷低调试营业,成为大庆商业新地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松雷目前拥有白领、布鲁尼、杜雷娜、媚丽一生等一线品牌30多个,正式营业后还会增添40多个一线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一线品牌一般都是一线城市才有,很少进驻二三线城市,让人意外的是,一线品牌近些年一反常态,纷纷到大庆集结,原因之一是受到这座城市的地位吸引,二是说明大庆经济水平较高、发展潜力较大、市民购买力较强。
张衍阁告诉记者,他们考察的140个一线品牌中,有37个进驻大庆。在排名上,大庆一线品牌进入密度、数量分别居第89位、第92位,在400个城市中位次比较靠前。
新分级尽管弱化了GDP,但是考虑GDP毕竟还说明问题,所以仍然当成一项指标,大庆GDP在400个城市中排名第30位,非常靠前。这主要得益于原油持续稳产、接续产业加速壮大。2008年大庆GDP是2000亿元,2012年突破4000亿元,扣除技术因素,非油经济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大庆经济。
在人均收入指标上,《第一财经周刊》调查显示,大庆2012年为2.5万元,在400个城市中排名第117位。张衍阁分析,大庆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油田大企业占比较大,民间创业活力相对弱小,综合因素拉低了位次。
在全球500强进入数量指标上,大庆已拥有32家,在400个城市中排名第33位。大庆一以贯之地优化“八大环境”,魅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连续10年荣膺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500强中有49家也都进入了大庆。
机场吞吐量折射一个城市的经济活跃度,在这项指标上,大庆在400个城市中排名第68位。大庆萨尔图机场2009年开通后,吞吐量年均增长5万人次,到2013年11月末突破50万人次,成为东北地区吞吐量最大、全省首个突破50万人次的支线机场。
另外4项指标在权重上分别为211高校为0.2、使领馆为0.8、国际航线为0.8、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为0.8,前三项大庆没有,后一项排名较低,因此在计算综合商业指数上,拉低了位次,在36个二线城市中位居第21位,在400个城市中位居第36位。
另据分级结果显示,东北城市中,同为二线的长春为第4位、哈尔滨为第6位,沈阳和大连同时进入一线城市。我省三线城市为空白,齐齐哈尔和牡丹江为四线城市。
一个蕴藏商业潜力的城市
新一线、二线城市将是未来“黄金十年”的投资洼地,这是大庆转型升级迎来的发展机遇
张衍阁告诉记者,过去依仗行政级别的城市分级,对未来商业发展没有太多价值。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资本、人才、货物、信息交流之地,因此这次城市分级更看重城市的商业潜力。
近年出现的“逃离北上广”现象,主因是在过去“黄金十年”,这些城市成为大公司的布局重点,已趋于饱和,加上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于是相对舒适的二三线城市,伴随着消费能力的迅速崛起,自然成了大公司和公司人的选择。
数量庞大的公司人来到一个城市,会迅速构成这个城市的中产阶层,中产阶层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动力,因此新一线、二线城市将是未来“黄金十年”的投资洼地。
这正是大庆进入全国二线城市迎来的发展机遇。大庆目前拥有人口300多万,每年还有近10万人涌入城镇,而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最大动力,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
张衍阁说,在400个城市分级中,资源型城市在榜单上相对靠后,比如大庆居第36位、包头居48位、鞍山居108位。仅从城市规模上看,他们足够大,但是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源枯竭、城市功能转移的影响。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大庆近些年通过调结构、转方式,打基础、攒后劲,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水平,已经处于262个资源型城市前列,尽管没有211高校,但有东北石油大学、八一农大等8所高校、170家科研院所和分支机构,数量处于全国地级市领先水平,正积极争取新增航线、机场扩建、国际航线等事宜……
当记者告诉张衍阁这些消息,他肯定地说,《第一财经周刊》在今后几年,还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报道商业意义上的城市分级,相信大庆会更具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