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0日讯 积极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条,坚持引龙头、补链条、育集群、建基地,产业链条趋于完善。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在种植业调整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粮食、畜牧养殖、经济作物、山特产品、酒饮和果蔬等七大类精深加工及市场、物流基地建设体系。
正在进行的厂房钢结构安装。
富锦市锦城菌业有限公司工人在菌棒生产车间进行试生产。
汤原县黑龙江生科亮子奔腾科技有限公司日产12万袋食用菌标准化研发中心项目,不仅填补了县内无大型食用菌加工、销售企业的空白,其集母菌研发生产、菌袋生产、成品深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和体系,更将全县食用菌发展推向了快车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00万元,利润1100万元,可有效带动新发展食用菌基地1500亩,带动林农2.4万人从业,户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
在富锦同样有一个项目为促农民增收开辟新思路。富锦锦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项目计划总投资5500万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种植面积11.8万平方米。2013年投资3500万元,计划完成养菇棚、产菇棚和菌棒生产加工车间、冷库等土建工程建设,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形成年生产500万棒、产菇500万公斤的能力。目前,企业已购进国内最先进的菌棒生产线,冷库、菌种室、育种室正在紧锣密鼓地兴建。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形成年加工香菇生产棒1000万棒,产鲜菇1000万公斤的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合作社还与国内菌类生产销售企业龙头北京中菌菌业有限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五个一”的合作服务模式使周边的30多户农户纷纷加入,让种香菇成为农民增收新路径。
另外,益海、鸿源米业、黑龙江新曙光牧业等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已由2010年的130户发展到目前的156户(其中国家级3户、省级31户、市级122户)。在装备制造方面,围绕三机龙头企业的升级改造,配套企业已由60户发展到120户,其中规上企业户数由25户增加到38户。特别是农机产业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配套、销售、市场博览、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2013年两轮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工作现场会以拉练检查的形式为各地项目建设情况打分评等。在年终大考的结果中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信息:前9个月,佳木斯全市共开复工产业项目592项,同比增加120项,完成投资243.2亿元,同比增长61.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22项,完成投资128.9亿元,五千万元至亿元项目140项,完成投资38.6亿元。从项目类型看,新开工产业项目365项,超出年度计划65项,占开复工项目总数的61.7%,完成投资137.6亿元;复工续建产业项目227项,完成投资10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