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全年346个优良天全国排第三还自称“未达标”
2014-01-15 16:18:46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景洋 范迎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15日讯 全年中346天处于优良水平,经常连续多日处于一级水平——在“四面霾伏”的2013年,如此“惹眼”的空气质量报告单,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环保局的年终自我评语中却是“未达标”。因为,他们“内定”的目标是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350天以上。

  而就在不久前国家环保部数据中心发布的全国62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大庆市位列第三,居内陆城市之首。

  如此一座典型的内陆资源型城市,何以挑战一年350天空气质量优良?

  事情还要从被风沙抹掉的村庄说起。地处大庆市西北口的杜蒙县胡吉吐莫镇程地房子屯,由于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风沙步步紧逼,21世纪初被迫举村搬迁。

  面对生态“癌变”,大庆市地企携手,发起治沙保卫战。数万名石油工人、部队官兵和市民奋战10余年,在“西北风口”建起长140公里、宽10至30公里的生态屏障,人工造林100多万亩。树长高了,大风口被堵上了,黄沙天不见了。

  一个小村庄从地图上消失,一场治沙保卫战的胜利,让大庆人更坚信了一个道理:唯有与自然和谐共存,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生态、自然、现代、宜居”——配合这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大庆市实施“植树、复草、治水、净气、降噪”5大工程,引入国际一流的设计规划团队,谋划城市的生态大计。

  作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环保局长,杨占鳌用“如履薄冰”来形容自己的职业感受。以防治大气污染为例,春天治扬尘,夏天管露天烧烤,秋天防烧荒,冬天拔“黑烟囱”——“四季歌”总是让他和同事们身上的弦绷得紧紧的。

  科技进步为减少排放提供了强力支撑。2012年,大庆石化公司斥资7000余万元实现技术升级,将工业尾气转化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实现了无害化排放。

  以生态环保为“红线”,大庆市近年以“一票否决制”关闭企业25家,停产整改企业45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71.1万千瓦。与5年前相比,单位GDP综合能源下降2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9.3%和15.7%。

  过去5年,大庆市经济总量翻番,GDP超过4000亿元;新增城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澳门大小,年燃煤量从700万吨增长到1200万吨;机动车从不足10万辆猛增到42万辆。

  然而,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大庆市的市容环境与很多人想象中的重工业城市大不相同。这里有大面积城中湿地,夏天百鸟翔集;有蔚蓝的天空,有可以尽情呼吸的清新空气。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