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6日讯(记者 陈显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哈尔滨市住房局紧密结合部门职能,坚持征求意见向群众开门、查摆问题向民生聚焦、整改落实向群众关切倾注。对人民群众提出的116条意见建议,经过梳理,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历史遗留的建设项目产权办证难、低洼易涝地区避险搬迁、物业服务不到位、供热质量不达标4个方面。哈尔滨市住房局将上述4方面问题作为全市教育实践活动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确定了“四个优先”的整改思路,积极整改,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中央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哈市市民庄仁海向记者介绍,他于2004年在哈尔滨鸿基名苑小区购买了一套住房,因建设单位欠施工单位工程款,导致该小区无法验收,小区居民的房屋产权证一直未办。经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哈尔滨市共有135个历史遗留建设项目存在购房群众无法及时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手续问题,共涉及居民8.7万户,严重影响居民办理落户、子女入学、房屋交易等。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定决心力争用一年多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第一批34个项目存在的问题已基本解决,1.77万户群众正陆续办理房屋产权证,这就包括庄仁海所在的鸿基名苑小区。庄仁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多部门到小区现场办公,产权证三天就办下来了。”据了解,其余项目力争在2014年基本解决。
哈尔滨市道外区新一地区紧邻松花江,在2013年雨季发生严重内涝,该地区3317户居民的搬迁工作摆上市委、市政府工作首要日程。市住房局根据部署,仅用7天时间就落实异地安置现房4845套。今年51岁的马俊峰告诉记者:“我现在在民生尚都小区的房子是70米的,如果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我这辈子都住不起楼房。”据哈尔滨市征收办副主任吴凤焕介绍,2013年8月8日新一地区搬迁工作正式启动,仅用27天就全部完成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创造了我市抢险搬迁面积最大、户数最多、速度最快的历史新纪录,这得力于政策惠民,部门联动,政策宣传和组织到位,搬迁得到了该地区居民的一致拥护。
物业和供热,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哈尔滨市物业办为解决群众反映投诉处理不及时、老旧住宅无人管、物业服务质量差问题,开通了24小时全天候处理的96365物业服务热线,专门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心事和闹心事。目前,共维修老旧住宅75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近10万户。力争在2015年完成剩余2000万平方米老旧住宅维修。另外,市物业办组建303个社区物业服务站,将830余万平方米弃官物业全部接管。清理了没有物业项目和服务质量差、侵害业主权益的77家“小弱散”物业企业。
哈尔滨市供热办邹志接受采访时,刚从居民家调研回来,据他介绍,供热办正逐步入户,对室温进行测量,发现不达标问题,现场解决。截至2013年12月30日,哈市供热受理平台共受理居民投诉3009件,比2012年同期下降11.8%。2013年,哈市共拆除10吨以下小锅炉316台,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完成老旧管网改造177公里。让居民百姓切身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