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讯 (记者 陈显春 强锐) 出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今年的全省“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完善交通体系等问题,纷纷建言献策,建议只有梳理、治理、管理好,交通这盘棋才能走活,百姓出行才能更加顺畅。
马素丽:哈市调整延长郊6公交车两端终点站
哈尔滨市政府提出的“北跃”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一个崭新的利民开发区呈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各个小区入住率逐年增加,公交车班次少,市民出行难问题日益显现。
省人大代表马素丽告诉记者,利民开发区相应配套设施跟进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从开发区到江南主城区公共汽车途经松浦大桥只有郊6线一个班次,且线路较短(松北区松浦大道与南京路交口至江南道外区道台府),市民到江南上下班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去原太平区、香坊区还得倒几次车,费力、费钱、费时。
为此,马素丽建议,郊6江北终点站延伸至利民大道附近,江南终点站延至原太平区,方便市民乘车;票价应由两元改为一元,让江北的市民享受同等待遇。
李万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舒缓交通拥堵
省人大代表李万春认为,目前造成各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不平衡,道路修建跟不上车辆增多的步伐;道路容量人均率偏低;公共交通利用率消退,原来的无轨电车在我省已销声匿迹;停车场建设不完善。
省人大代表李万春。东北网记者 强锐 摄
为此,李万春代表建议,出台具体规定限制车辆尤其是私家车上道;适当调整一些部门的上下班时间,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加大城市停车场的建设速度,特别是繁华地段应加大收费力度;进一步发展繁荣公共交通,如地铁、轻轨、公交,形成一体化模式,为公众服务,尽量减少城市道路阻力。
董丽霞:建立数字、智慧城市模型
“目前交通拥堵已在我省多地出现,尤其是哈尔滨、牡丹江这样的大城市,市民出行一车难求。虽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但作为普通百姓代表,我希望这个问题能够早日解决。”省人大代表董丽霞说。

省人大代表董丽霞。东北网记者 强锐 摄
董丽霞代表建议,可考虑建立一个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模型,在利用空间和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政府制定城市规划时要先做总体考虑,优先发展交通。
高维英:加快构建旅游交通运输体系
省政协委员高维英十分关注旅游景区交通。她认为,随着自助游兴起,散客对旅游景区景点公共交通的要求更苛刻,很多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景区经济实力有限,经验不足,规划不到位等因素,造成旅游交通设施配置滞后。
高维英委员建议,要在政策上向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倾斜,以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连接各景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推进市场化运营,提升交通综合水平。以游客需求为中心,科学优化设计和配置公共交通资源。从旅游资源根本特性出发进行考虑,打造一个畅通无阻的景区交通环境,从面上进行公共交通资源整合,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进而提升区域的旅游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