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9日讯(记者 印蕾)“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精炼,内涵丰富,既客观总结了我省去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又对2014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特别是围绕实施‘五大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将会为龙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19日下午,省人大代表,绥化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清文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朱清文代表介绍说,过去一年,绥化市深入推进“五型经济”、“五个一流”、“八项重点改革”、“十项升级创新”战略实施和重点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可喜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和上年同期,总量和增幅位次不断前移。尤其是通过三年产业项目攻坚,实现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值、税收收入、从业人员的“四个翻番”和工业用电量“一个大幅度增长”。三年来的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实践,成果丰硕,经验宝贵,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绥化市将在认真总结基础上,以优化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目标,全力致力于提高升级,开展好新一轮三年项目产业建设升级年活动,更高层次地谋划推进农村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园区建设。
朱清文代表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绥化市争取再用三年时间,极大地增加经济总量,使工业经济占有绝对优势的比例,极大地提高经济质量,形成支撑作用大、效益好、质量高、竞争力强的一批优势产业和大项目大集团大企业,推动绥化经济进入全省前三强。重点实现十个方面的战略升级。由重点建设项目向重点建设产业升级;由传统产业向新兴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由资源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由中小项目向大项目升级;由单体项目向群体项目升级;由重点工业项目向工业项目、现代服务项目、城市产业项目升级;由项目建设向达产扩产升级;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规模升级;由全区域发展向重点优势区域优先发展升级;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升级。
“产业园区建设是实现集约集群发展的载体,是农村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创新,是城镇化的产业、就业和经济支撑,更是异地经济、乡镇村经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践形式”,朱清文代表表示,下一步,绥化市将致力于实现园区建设的科学布局和提档升级,搞好县级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小城镇的产业园区建设,具备条件的乡村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要搞好产业区间布局、功能特色定位、服务管理配套、生产生活有效兼顾,特别是要规划好园中园、区中区,提高产业聚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