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我省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聚焦治霾
2014-01-20 08:28:3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言 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月20日讯 连日来,媒体《治霾神帖追踪》系列报道刊发了众多市民及专家的治霾建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正在召开的我省两会上,如何治霾更是成为焦点话题。省人大代表李万春、金红梅、韩知众、何文辉,省政协委员孟庆刚、张晓峰、于长江、孙飞均表示:哈尔滨治霾要放眼未来,把相关立法、规划和烟尘排放标准等门槛设计得高一些,通过对源解析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后,对症下药,逐一根治污染源。

  省人大代表李万春:

  让源解析成为治霾抓手

  刚刚进入2014年,哈尔滨又现雾霾,然而,不同污染阶段、不同污染水平、不同季节,霾的来源也不完全一样。目前看来,燃煤取暖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加上汽车尾气和秸秆焚烧,是哈尔滨雾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加上冰城冬季地面干燥,人流和车流会把灰尘搅动起来,使得哈尔滨因雾起霾。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快雾霾污染源解析研究工作,掌握污染源的构成和比例,让源解析成为治霾抓手,然后有针对性地逐一消除污染源。建议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将哈尔滨周边的农村纳入燃煤焚烧和秸秆禁烧治理范围内,统一施治。

  省人大代表金红梅:

  加强执法提高污染违规成本

  减少雾霾天气,让天空更蓝,让我们在城市中自由呼吸,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建议减少燃煤小锅炉,采用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同时,控制城区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量,加强对工业废气排放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执法,提高空气污染的违规成本。治理空气污染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每个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做起,从环境是竞争力的理念做起,哈尔滨的天才会更蓝,我们的城市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省人大代表韩知众:

  人人争当生态文明使者

  从目前的相关研究看,汽车尾气是雾霾的元凶之一。随着机动车进入家庭,如果每个人都能心系环境,就应该从少开一天车做起,近路可步行,远道坐公交。只要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了,又采取行动了,就是实实在在为保护环境尽了一份力。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一定要珍惜,让我们每个人都做生态文明的使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倡导低碳生活,做大自然的好朋友。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优先原则要一以贯之,在控制雾霾天气上,政府应该主导,让每个人都能呼吸新鲜空气,抬眼就能看到清澈蓝天。

  省人大代表何文辉:

  治污绿化应一并谋划实施

  治霾要着眼长远,应把法律法规制定得严一些,相关标准制定得高一些,以适应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西方发达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上制定了大量法律法规,告诉居民怎样避免污染,以及法律的红线在哪里,这对防治污染非常关键。许多国家将公众参与作为污染治理的基本举措,以形成污染治理的社会合力,并加强了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治理环境是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现在不下气力着手解决,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希望政府部门能从治理污染和绿化环境上一并谋划和实施,让清除污染源的哈尔滨变成一座更加美丽的城市。

  省政协委员孟庆刚:

  雾霾直接威胁国民健康

  2013年10月21日清晨,哈市发生重度雾霾天气,PM2.5指数“爆表”。有研究表明,霾是人们健康的杀手,空气污染对肺癌的影响有一种长期慢性的作用。同时,雾霾天空气中的有毒颗粒物,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长时间呼吸这样的空气可以诱发或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

  省政协委员张晓峰:

  雾霾令人产生消极情绪

  有研究表明,雾霾不仅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直接影响,比如急躁、易怒、抑郁,甚至会引发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和家庭和睦的矛盾。雾霾天气,视野不佳,非常容易让人产生悲哀、恐怖、不祥、罪恶等消极情绪。同时,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还容易产生乏味、寂寞、无激情、无兴趣的消极状态。因此,治霾,不仅仅是在治理环境,而且还是给人们创造一个舒心、积极、幸福生活条件的必由之路。建议,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消除雾霾对人们的消极影响。

  省政协委员于长江:

  倡导秸秆回收再加工

  城市周边的秸秆露天焚烧是造成雾霾天的元凶之一。对此,一纸行政命令是可以短期见效的,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就要求我们把秸秆变废为宝,通过发展秸秆再加工的生物产业,让农民有钱可赚,解决污染问题。建议,加快哈市的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提升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的收集水平,将秸秆收割、打包、破碎装备发展纳入到《黑龙江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对生产秸秆装备或把收割机改造为同步收集秸秆机械的企业和农户予以补贴,提高秸秆收集率。

  省政协委员孙飞:

  减排需做强公共交通

  针对哈尔滨的雾霾情况,治理好汽车尾气极为重要。除了淘汰黄标车、提高燃油品质和加速地铁、轻轨建设外,做强公共交通系统是让人们放弃私家车的有效办法之一。发展公共交通,首先要保证公交专用道路的实施,只有让公交车快速、便捷和准点了,人们才能选择更多地乘坐公交车。同时,公共交通便捷了,私家车上路就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尾气排放,进而保证大气环境少受污染。此外,对高耗能产业一定要拿出整治的倒计时时间表。对那些无法整改达标的,一律关停;对因城市建设需要迁移的污染企业,应在迁移的基础上督促其转型升级,不能把未解决的污染问题在新址上演。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