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老。
东北网1月21日讯 目前,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0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7%。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多位委员的提案都关注老年人的养老、教育、护理人才培养、农村“空巢家庭”等问题。 教育 老年大学“一座难求” 我省从1984年创办哈尔滨老年人大学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截止到2012年底,共有397所老年大学(学校)。老年大学从过去面向离退休干部为主已逐步过渡到面向社会的老年人。目前,在校学员数量达到85278人,毛入学率为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3.8%。 调查发现,哈市的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在去年秋季招生报名的第一天,报名异常火爆。为了能报上名,许多老年人早上6点便开始排队。目前,该校共开设舞蹈、计算机、书法等133个专业,下设211个班级,在校生超过1.5万人。去年计划招生7539人,但报名的人数超过了万人。尤其是保健、音乐、计算机、舞蹈等多个专业“一座难求”。 老年大学学书法(资料图) 委员建议:老年大学要进社区 省政协委员郑亚楠建议,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在制定老龄工作统一规划和年度计划时,把老年教育工作纳入其中,推动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为了方便老年人上学,老年大学要向社区、乡镇延伸,二分之一以上的社区、乡镇应建老年大学或教学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学习;发展远程老年教育到村,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广泛共享,全省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毛入学率要达到10%以上。 在教育经费投入上,郑亚楠建议财政部门应根据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办的老年大学所需经费与国家教育机构同样标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老年大学(学校)建设和日常经费的使用。 空巢 外出打工或留城里 农村“空巢家庭”多 在养老问题上,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越发紧迫。我省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保险养老、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也包括社会救助。但是,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全省城乡65岁以上老年人处于长期、短期或不定期“空巢”状态的已近100万左右。在农村“空巢”现象也非常严重。由于青工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忽视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与老年人缺少联系沟通,“空巢家庭”大量出现。个别子女视老年人为累赘,使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同时,以每月55元为“起点”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无法满足一个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每月基本养老金没病时还可以,有病了就难以承受。 委员建议:建村级养老院鼓励互助养老 省政协委员郑亚楠建议,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改造,本着就近、就便和实用的原则,在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的同时规划建设村级养老院,政府配给一定的社会福利用地指标,将建设用地复垦所得占补平衡指标,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村,用作农村养老机构建设用地指标。村级养老院的建设还要整合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功能,规划好全托、日托、临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市、区两级政府对现有的村级机构养老、半机构养老也应当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邻里互助型养老模式,引导、组织农村老人志愿者、义工以积分的形式开展对老人的帮扶服务。 人才 老年护理人才稀缺 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为主体,从老年人身心、社会、文化的需要出发,去考虑他的健康问题及护理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实际需要。让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共同参与护理活动,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 目前,老年护理工作缺少专业护理人才。我国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护理人才。从事老年护理的护士大都学历低、人数少,没有接受过老年护理的系统教育,只能从事一般的生活和医疗护理,缺乏专业性。 委员建议:高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 目前,我国老年护理学课程才在几所高等护理学院开设,尚未在全国普及,虽然卫生部对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做了调整,增加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老年护理的内容,但只占其总课程的5%左右。 省政协委员刁恩英建议,加速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设老年护理专业,通过学制上的设定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同时,鼓励卫生医疗机构进入社区,为照料老人的家政服务员、民间保姆、家庭成员开设康复知识和技巧的讲座培训,并上门进行护理指导,提高家庭护理的质量。 养老 养老体系不健全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省的养老服务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养老床位严重不足。调查显示,哈市所有的公办养老机构全部需要预约排队,条件最好的公办安康社会福利院,被称为“床位要排到下世纪”。79万老人等1.7万张床,很多老人等不起、甚至等不到。加上社会的养老机构,哈尔滨平均40多位老人才有一张养老床位;二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为老年人服务人员少,专业化程度低,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不健全,养老服务布局不尽合理。 委员建议:扶持社会养老机构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建好、管好、扶持好各类社会养老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省政协委员杨恩庭建议,尽快制定《黑龙江省养老机构管理条例》。条例要明确养老机构的性质、准入门槛、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纠纷解决、医疗护理等等各种细节,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的市场行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以社会筹资兴办为主、政府资助为辅,形成多层次投资体系,走民办公助、民办民助和法人投资、法人管理的路子。省财政在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的同时,多渠道拓宽养老机构的经费来源。设立志愿者服务制度,发动大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到老年公寓开展志愿者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与他们谈心、联欢等。□记者赵政府 相关链接 今年增加养老床位1.2万张 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继续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新增各类机构养老床位1.2万张。继续提高参保企业数量和参保职工人数,努力实现城镇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镇居民、新农保基础养老金调整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9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由280元增加到3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