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2日讯 初次见到孟子航时,记者脑海中立刻显现出“工科生”两个字,他既有着精致的外表,又有缜密的思维,一副颇具讲究的框架眼镜,让孟子航的学者气息表露出来。在这文弱的面孔下,承载的是一个哈工大优秀毕业生的支教故事,他远离故乡,来到具有“日光城”之称且海拔3658米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开始了支教生活。18日,记者走进刚刚返哈过春节的孟子航家中,听他讲述拉萨支教的那些事儿。
孟子航在做大锅饭
初到拉萨独自撑过高原反应
聊起支教的话题,孟子航露出了腼腆的微笑。他告诉记者,大四上学期,他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会中报名入选了。“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拉萨市贡嘎机场下了飞机,突如其来的考验开始了。”眩晕、呕吐、发烧、呼吸困难,孟子航开始招架不住。“后来同学给我买了抗高原反应的药,身体才舒服点。说实话,那时候想家了,但是我没有和父母说,怕他们担心。”
孟子航被安排在拉萨市藏医学院藏医系的办公室工作,负责藏医学院第一大系——藏医系的学生工作和党建工作。孟子航说,在工作中他遇到了为数不多的精通汉语的同事——张书记,“他对我的帮助很大,113人的党员材料管理起来其实有点难,和113名同学的谈话,也着实需要一番经历。”夜深了,孟子航还伏在桌前整理材料。孟子航说,通过支教,他感觉自己的写作水平有了一个提高,这背后是一百多个日夜的辛苦,是对一百多名党员的细心了解。
做志愿活动累并快乐着
完成工作之余,孟子航也会做志愿服务。2013年11月3日,哈工大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队的4名队员与藏医系党总支系党小组奔赴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南木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活动。从哈市出发前,孟子航和同学们在学校征集到60余件厚衣服,他们将这些充满爱心的衣服送给了老人。
志愿者们一部分帮着炊事阿姨洗菜做饭,一部分人为老人们洗衣服、棉被,“手被水浸得冰冷,一个人扭不动衣物,便几个人喊起号子一起使劲。”洗衣盆里的水换了一遍又一遍,老人们的衣服也被一波又一波地洗净。
回来的路上,孟子航和志愿者们累得筋疲力尽,许多人在车上睡着了,“大家都很高兴,只因为一个个开心的微笑和一次次紧握的双手。”
长大了要做的事还很多
半个月前,孟子航回到哈尔滨,暂时结束了支教,父母看到儿子后心疼了,“他们说我黑了、瘦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也长大了。”
眼看着离春节越来越近,孟子航打算给家里人来一个惊喜,那就是亲自下厨做年夜饭,亲自和馅,给家人包一顿饺子,“支教之前什么也不会,但是支教的一百多天让我学会了蒜蓉娃娃菜,还会揉面、包饺子。”记者眼前的这个大男孩,俨然已经长大了,褪去了毕业时的稚嫩,“今年还会再去半年嘛,所以也想做的更多,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想到更多的地方去慰问,做志愿者。去一次支教,要好好利用机会不是?”白皙的孟子航笑出了声,冰城的温暖阳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棱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