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两会”关注:代表委员热议森林保护与林区经济转型
2014-01-22 17:05:3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讯 (记者 张锐) 生态保护是惠及后代子孙的重大工程。在今年的全省“两会”期间,生态问题引发代表委员高度关注。说生态、讲保护、谈发展,一时成为热议话题。

  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两大林区,曾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过度砍伐,生态功能也遭到了极大破坏。为了恢复林区的生态保护功能,2010年出台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3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决定》中更是把生态问题单独提出。黑龙江林区迎来了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春天。

省人大代表毕英杰接受采访。东北网记者 强锐 摄

  “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我国东北、华北的天然屏障,庇护了我省粮食的生产安全,更有人表示说,没有林业就没有农业。而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森林植被生态功能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启动天保工程二期之后所呈现的生态保护效果较天保一期将更为明显”,省政协委员、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说。

  谈到大小兴安岭功能区建设的问题时,杨传平委员建议,阔叶红松林的恢复与重建是地基性建设,阔叶红松林是具有生产力高、稳定性好、材质优良、抗病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功能发挥最好的生态系统。因此,建设生态功能区首先应恢复阔叶红松林的建设。

省政协委员杨传平接受采访。东北网记者 王蕊 摄

  省人大代表、迎春林业局局长毕英杰说,省长在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了黑龙江的绿色食品,把绿色食品排在了在十大产业中的第一位,这对林区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过去,人们对林木的认识是单一的,没有兼顾到它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在不同了,就拿迎春林业局为例,我们大力发展以山野菜、食用菌为代表的林下经济,以林果及刺五加、五味子所代表的林药为主的林中经济,以蜂产品的代表林上经济和以生态农产品为主的林源经济,从而实现了立体发展森林产业。林区产业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把产品变成标准化商品,缺少市场营销体系,林区需要市场经验、市场人才、市场的管理架构以及与之配套的体制、机制。

  “林产品也被称为生态林产品,是更高一级的绿色食品。”毕英杰代表认为,黑龙江林区应该成为我省发展绿色食品的主力军、生力军,使林区内天然的、绿色的、有机的、健康的食品走出大山,进入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