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史双单:“维和日记”是我们母子的牵挂
2014-01-26 18:09: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8岁的高忠宜给远在利比里亚的爸爸高学德的信。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东北网1月26日讯(记者 孙晓锐 王忠岩)“这是高忠宜想他爸爸的时候画的画。”母亲史双单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展示存在手机相册里的画,“爸爸:我现在非常想你,想和你一起去非洲。我非常xi(希)望你和我一起过年。”画面上,史双单8岁的儿子高忠宜用稚嫩的笔迹和汉字拼音结合的话语表达着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中国防暴队元旦夜武装巡逻守护平安。

  史双单,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训练基地教员,她的丈夫高学德是我国第一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新闻官。2013年10月,高学德随队前往利比里亚参加为期八个月的维和任务,照顾一家老小的担子就落在了史双单一个人的肩上。

 


  史双单向记者展示连载高学德写的维和纪实文章。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孩子的奶奶70多岁了,学德到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老人一直很担心。”为了减轻老人的担忧,史双单经常要向老人耐心地解释和劝说。

  高忠宜问妈妈,“作为维和新闻宣传官的爸爸每天都做什么?”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非洲离咱们家远吗?我能去那里看爸爸吗?”已经快一年没有见过爸爸了,小家伙一有空闲就缠着史双单打听爸爸的近况。

  史双单通过手机微信查阅丈夫撰写的“维和日记”。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母子俩其乐融融。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由于维和防暴队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平时史双单只能通过丈夫每天在微信账号上发布的“维和日记”和《人民公安报》刊载的维和专栏了解丈夫和同事们在异国他乡的动态消息。


  队员们用“自制工具”平整营区路面。

  “学德他们那里条件比较艰苦,连驻扎的营房都是维和防暴队抵达当地以后自己动手搭建的。为了满足食品的供给,他们还自建了菜园子,收成还不错。”史双单笑着说。

  此次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共在黑龙江抽调了140名队员,也牵动起140个家庭的思念。


  史双单介绍说,现在这些“维和家庭”们自发建立起“维和一家亲”QQ群,大家经常在线转发亲人们的工作照、交流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若得知某位家属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其他的家属便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进行问候,询问能否帮得上忙。

  “现在我们这140个小家庭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了。”

  维和队员们在“菜园子”内收获空心菜。

  前不久,公安部维和警察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边防局分别向首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发去慰问信,在肯定防暴队前期工作的同时,向全体队员送上了新春祝福。

  史双单介绍说,黑龙江省公安边防维和工作领导小组中各级领导、骨干对口帮助维和家庭、尤其是年迈的老人和襁褓中的“维和宝宝”,每个月都有“维和义工”上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总队医院医务处长宋秀珍给维和家属群发短信:“只要有求医问药的事就要及时通知我,我永远是呵护你们健康的知心姐姐!”

  史双单说,不久前,维和防暴队一位值勤官发文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远渡重洋来到非洲西海岸,面对蔚蓝色的大西洋,海的尽头便是我们日夜思念的故乡。所有的思念化作电话里的一句安好,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这段话应该代表了所有维和防暴队队员的心声。”史双单说。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责任编辑: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