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供水巡线员齐腰深积雪一天趟两遍
2014-01-27 09:21:1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巡线员下井检查。

  

巡线员在巡线途中。

  每天巡行几十公里管线,除夕也不能回家团圆

  东北网1月27日讯 直径2.2米、全长176.9公里长的供水管线,一头连着磨盘山水库,另一头连着位于平房区的磨盘山净水厂,城区400万市民的日常用水全部来自于这条管线,不容一丝闪失。

  哈供水集团公司四个管理所的60多名巡线员,每天每人都要巡视几十公里检查两遍辖区管线。近日,记者走近这群城市生命线的“体检医生”,体验他们的生活。

  巡线一公里跋涉半小时

  张地局子管理所负责45.6公里供水管线、138个井室地处山林,环境艰苦。所长张立彬和所里其他工作人员每天巡检20个井室,一天要走至少17公里,工作内容单一且枯燥。

  23日7点多,远处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张立彬和同行的三名巡线员拎上馒头、扛着50多斤的仪器出门,开始了一天的巡线。大地被雪覆盖白茫茫一片。“大家都注意安全。”张立彬回头嘱咐巡线员。他沿着上次巡线留下的隐约足迹第一个迈进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前进。这样短短1公里的路,巡线员们在雪地里跋涉近半个小时。室外零下20多摄氏度,这样费力地挪步,一会儿身上冒了汗。“外套不能脱,一冷一热容易结霜。”张立彬时刻提醒着大家。身上冒汗,而踩在雪里的双脚却冻得冰凉。这样的路他们每天上下午各走一遍。

  “带水壶麻烦,喝点雪吧”

  临近第一个井室,巡线员用手持仪扫描到被雪没过的井室。

  随后队员李强用铲子将雪产净,队员刘波点燃枯草给冻上的井盖“回暖”,另一名队员石占海用探测仪探测井里的空气质量。一切妥当,四个人头戴探测灯一个接一个下井。

  与室外不同,井底的湿度大,温度也高。张立彬带着队员们轮番检查阀门、螺丝是否干燥,检查是否有渗水漏水等情况,检查完一个井室,他们用同样的方法摸索下一个井室。

  2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反反复复下井上井十几次。

  张立彬告诉大家休息一会,便从兜里拿出冻馒头啃了一口,又在身旁扒开浮雪,抓了一把干净的雪含在嘴里,一股脑地咽下去。“带水壶太麻烦,又占地方,不如这样来得实惠、自然。”张立彬边嚼边说。

  妻子临产也不能陪伴

  巡线员石占海每次休班,都要颠簸四个多小时回家。刚进家门,女儿就拿着针头冲石占海坏笑。“来吧闺女,想往哪扎?”石占海心甘情愿地问。他今年17岁的女儿学护理专业,石占海变成了女儿的第一名“患者”。平时无法在身边呵护,这是石占海唯一可以补偿女儿的。石占海对此却是乐此不疲。

  张地局子管理所的另一名巡线员盛庞福每次巡线回来,都是第一个跑进休息室拨通电话。“今天怎么样?”盛庞福问。电话那头妻子的回答总是让盛庞福很安心:“放心吧,好着呢。”面对还有两个月就要临产的妻子,盛庞福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临产那天,我尽量陪着你”这句承诺究竟能不能实现,盛庞福也不敢确定。

  供水管线上的60多名守护者,大多数人连续几年除夕都不能回家,“除夕那天我们在所里包饺子,看晚会和家里一样热闹。”巡线员们这样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