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飞机除冰员:哪怕盐粒大小的冰晶也要除掉
2014-01-27 09:21:1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康福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除冰员在为飞机喷除冰液。

  为飞机做最后安检,一人一天最多为20架飞机除冰

  东北网1月27日讯 春运开始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日运送旅客3万多人,每天起降近300个架次,每架飞机的安全起飞都离不开这样一群人——“飞机除冰员”,是他们为飞机安全飞行加筑了最后一道“安检”。

  昨早6点多钟,天空飘着小雪,有些雾蒙蒙。记者来到哈尔滨机场时,飞机除冰员马秋辰正在为一架即将起飞的飞机除冰。

  马秋辰身上戴着安全带,进入吊臂车的吊篮内,将安全带的吊环卡好,手拿一把高压水枪,不时将车内的除冰液喷洒到飞机的机翼上,喷出来的除冰液散发出一阵阵烟雾,有一点呛人。

  他通过配戴的耳机,不断与司机沟通,要求调整高度和方位,一侧除完后,再除另一侧。

  被要求除冰的飞机上面都坐着乘客,一些乘客不时好奇地朝下望着。每架飞机除完冰后,地面指挥人员要向飞机驾驶室内的机长伸出一个大拇指,意在清除完毕,可以起飞。然后机长发动飞机,慢慢滑向跑道。

  刚刚清除完一架,马秋辰的对讲机很快又响起,要求转场到另一个除冰等待位,为下一架即将起飞的飞机除冰。在一个小时内,马秋辰为3架飞机进行了除冰。近两天气温有些回升,但在空旷的野外机场,早晨的气温还是很低,站在地面上的记者的手和脚冻得都有些麻木了,而马秋辰只戴着一副单薄的手套,还要站在距地面八九米高的吊篮内,辛苦可想而知。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机务保障部航班队队长邵勇向记者介绍说,从每年的10月末至次年的4月初,都要为飞机除冰,记者早晨看到接受除冰的飞机,都是前一天晚上在哈机场过夜的飞机,起飞前必须进行除冰。机翼上每平方厘米哪怕有一个盐粒大小的冰晶,如果不除掉,都会对飞机的升力产生影响,而这个冰晶在空中会一直附着机翼上,在起飞和降落时对飞机的影响最大,不把它消除,就会给飞行带来安全隐患。

  除冰员在降雪后工作最忙,几乎要为每架飞机进行除冰,一个人一天最多得为近20架飞机除冰。前段时间,白天的气温都在零下20摄氏度,晚上更是达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工作非常辛苦,有时要工作到午夜12时,直到没有飞机起飞为止。降雪后,路面会有冰包,吊臂车在行驶时会产生震动,直接影响吊篮内的除冰员,不小心甚至会从高处掉下来,有一定的危险。在寒冷的野外作业,戴太厚的手套,无法拿稳喷洒枪,戴太薄的手套很快就被冷风打透,除冰员们经常会抽空握住喷洒枪处的胶皮水管利用除冰液来暖暖手,因为除冰液的温度很高。

  邵勇说,除冰并非像洗汽车那样简单,要经过严格的培训,经过一定的实习期,才能持证上岗。飞机在除冰前要与机长沟通好,机长要将机内的空调、引器等关闭,得到允许后才能进行除冰。对除冰的部位也都有要求,像发动机进气孔、空调进气孔及舷窗等部位不能喷除冰液,除冰主要在飞机的两个大翼和尾翼等部位。

  记者看到,每架接受完除冰的飞机机长都会向地面工作人员挥手致谢,然后慢慢滑向跑道冲上天空,将旅客送到目的地。邵勇说,他们是飞机上天前的最后一道安检员,工作虽辛苦,但能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很有成就感。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