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会展上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如何按照佳木斯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将同江市2014年大口岸通道经贸主要工作做好,日前,同江市市委书记隋洪波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隋洪波说:“今年,同江市将主要抢抓国、省沿边开放政策机遇,开辟大通道,发展大经贸,优化大通关,巩固传统对俄合作优势,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加快对俄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和同江港建设,发展桥头经济和临港经济,建设外向型产业集聚区和国际物流枢纽,打造边境新型工业重镇。”
隋洪波直抒胸臆,通道畅通则口岸兴旺,这是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的首要前提。同江作为全省沿边开放带上的重要节点,发展临港临桥经济的关键就在于“桥”和“港”。为此,同江市将以辟建畅通的国际大通道为目标,建好“一桥、两港”,抢占对外开放的制高点。
“一桥”,就是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在国、省、市的全力支持下,大桥建设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下步,同江市将密切配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力争使大桥早日启动建设。大桥建成后,年过货能力可达2100万吨,制约同江口岸发展的瓶颈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一条全新的对俄贸易国际大通道,将使同江与绥芬河、满洲里形成我国东北地区对俄开放的金三角,从而牵动我省东北部地区佳木斯、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周边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佳市乃至全省对俄经贸合作水平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将我省东北部地区与俄远东地区在贸易上的互补效应有效释放出来,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两港”就是同江东、西两个港口。同江是我省水运第一大港,是深化对俄经贸的重要基础。目前,两个港口的吞吐能力已达460万吨。下步,同江市将围绕大桥建设,在同江东、西两港再建20个深水泊位,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吨。届时,通过推进对俄铁路、公路、水路三条大通道建设,未来同江口岸吞吐能力将达到3300万吨,真正成为全省对俄沿边开放带上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产业壮大则经贸繁荣,这是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的根本所在。对此,隋洪波深有感触地说,同江市将按照“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的发展战略,依托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抢抓大桥即将启动建设的机遇,搭平台、优结构、壮主体,促进产业承接转移和发展壮大,推动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在境内,继续加快同江经济开发区建设,吸引产业项目落地,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对俄进出口加工专业园区;加快推进华鸿对俄进出口贸易大市场和嘉润对俄进出口产品包装加工项目,进一步壮大境内基地实力。在境外,加快和完善在俄下列木材加工园区、哈巴家居产品展示中心、哈巴水泥营销中心和比罗比詹钢结构厂建设。通过内外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产业内外联动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