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5日讯 双鸭山市饶河县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抢抓国家实施“兴边富民”、沿边开放带建设、支持粮食主产区、支持革命老区发展和全省加快推进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牢牢抓住主导产业发展,有利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饶河东北黑蜂对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
做强外经贸产业,拉动经济增动力
近年来,饶河县充分利用饶河—比金口岸积极拓展外经贸产业发展。为了推动口岸的发展,饶河县建设完成了口岸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国门查验大厅、口岸轮渡码头、海关监管库、国际货运中心等设施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开通了乌苏里江上第一条口岸浮箱固冰通道,4条主要出口公路、口岸高等级公路、口岸分流路和开通了饶河—比金定期旅客运输班车和哈尔滨—双鸭山—饶河—比金—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国际客货运输线路,使饶河口岸延长通关70天,真正实现了全年四季通关。

饶河口岸。
2013年饶河县又投入5000多万元启动了口岸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边检综合楼主体和国门中心广场建设,顺利通过了国家口岸核心能力考核验收。2014年口岸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将正式竣工投入使用,饶河口岸通关过货能力将由100万吨/年提高到200万吨/年。
饶河县通过对外经贸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推动全县地方工业企业发展到87家。2013年饶河县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8亿美元,在全省边境口岸县排名第五;饶河口岸过货实现1.4万吨,过客实现12万人次,饶河口岸过客量在全省边境口岸市县排名第四,增长率位居第一。
饶河口岸被列为全省允许对俄出口果蔬和肉类的4个重点口岸之一。饶河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外贸工作先进县”。
湿地之最。
做精旅游产业,推动经济增活力
饶河县委、县政府把壮大旅游产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不断加快旅游景区开发力度,切实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大美饶河·魅力边城”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产业呈现出由点到面,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编制完成了《饶河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喀尔喀山省级地质公园正式开园,四排赫哲风情园、千鸟湖湿地已经正式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挠力河湿地、大佳河湿地晋升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小南山被评为“全省100个最具价值的景区之一”。建设完成了珍宝岛战役纪念馆、四排赫哲族风情园,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饶河暨饶河县第二届乌苏里江开江节”,成功开通了我省黑瞎子岛—四排—珍宝岛—虎头要塞—兴凯湖东极沿线原生态精品旅游路线,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也已正式开展,口岸落地签业务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准。
2013年饶河县旅游产业总收入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8%。
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牵动经济增内力
饶河县始终坚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不断加强对俄果蔬生产出口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通过严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质量关,不断提高饶河农副产品市场份额占有率。
饶河县通过不断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示范农业。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3万亩,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88%以上。荣获国家认证的有机食品标识6个、绿色食品标识3个、无公害农产品标识33个。投资1亿元完成了8个农业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农业示范、对俄出口、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饶河万亩高效有机水稻示范基地已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挠力河沿岸20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创建国家级粮食高产示范片10个。对俄果蔬生产出口基地面积发展到3万亩,年出口创汇达150多万美元。
截止目前,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大顶子山、北大荒等农副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占有份额逐年扩大。通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实现了农副产品就地加工升值,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做优山特产品加工产业,带动经济增引力
饶河县立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科学利用山特资源,壮大特色企业集群,通过不断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做优山特产品加工产业。
在饶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东北黑蜂、乌苏里貉等特色养殖业和五味子、刺五加等林下采集业得到迅速发展。东北黑蜂发展到35000群、狐貉发展到45000只、鹿发展到500多头、野猪发展到2000多头,刺五加地上茎叶每年允许收获量达2700万公斤、五味子经济蕴藏量达51万公斤。全县山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6家,以饶峰公司、农垦黑蜂公司为代表的山特产品加工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山特产品质量优异、供不应求。
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同比增长19%。
通过发展山特产品加工产业,真正使饶河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
做实财源项目,强化经济增实力
饶河县始终坚持培育、引进、谋划、实施并举建设财源,加快引进和超前谋划一批财源项目,全面打牢县域财政增收的坚实基础,强化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耐力。
通过强力推进饶河东北黑蜂对俄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和对俄绿色产业出口加工园区的建设,大顶子山30万吨玉米深加工和饶峰、映山红东北黑蜂及山特产品加工项目即将竣工投产;饶河万亩高效有机水稻示范园区、中俄商贸中心已正式竣工投入使用;年生产铁精粉200万吨的西林钢铁集团铁精粉进口加工项目预计于2014年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设新厂房并实现投产;总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的多伦多进出口有限公司渔业产品加工项目2014年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105.6万元,年上缴税金183.06万元;机场项目已完成选址并编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发展规划,铁路、江桥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中。
2013年,饶河县区域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37亿元,同比增长12%。争取政策性资金9亿元,为饶河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