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吕博
责任编辑 张微
17日,哈尔滨市城建计划工作大会传出惠民“利好”消息,2014年哈尔滨市计划总投资625亿元实施道路交通、能源管网建设、特色建筑保护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村镇建设等六大方面城建重点工程。
2014年,哈尔滨将结合地铁1号线通车,统筹规划实施东西大直街沿线综合改造工程,主要对沿街历史建筑实施修缮亮化、临街建筑实施立面改造、花园街历史文化建筑实施改造保护、鞍山街教堂广场商业休闲区改造建设等4方面工程,集中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历史建筑文化示范街。据了解,东西大直街东起烟厂,西至电表厂,全长6.6公里,是哈尔滨市重要的交通中枢和经济走廊,沿线分布着秋林、远大等繁华的都市商圈,哈铁路局、文庙等不同流派的历史建筑和保护街区,省博物馆、哈工大等多功能的文化教育基地,烟厂、电表厂等早期的工业企业,集中镌刻着城市百年历史演变的整体印记。
哈尔滨历史上有2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过领事馆,现仍存留建筑12处,已实施完成保护性修缮的有红军街、公司街两处原俄国领事馆、松花江街原意大利领事馆、阿什河街原德国领事馆、田地街原丹麦领事馆等5处原驻哈领事馆建筑。2014年,哈尔滨拟对剩余6处原驻哈领事馆建筑进行分类保护修缮。
2014年,哈尔滨将集中实施国家及省市路桥重点工程、地铁建设配套疏解工程、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工程、畅通区域“微循环”工程和静态交通建设工程等五方面路桥交通工程的96项道路交通项目。2014年,哈尔滨市将结合打通城市交通“堵点”,完善已实施的断头路和卡脖路功能,解决道路“微循环”不畅、市民出行不便问题。重点推进实施公滨路与四环互通工程、红旗大街北环疏导工程、既有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等6个方面工程。
哈尔滨市大规模城市源网改造建设仍然按照“一次开挖、六网并进”原则,采取统筹推进的组织方式实施各项工程建设。各项工程实施完成后,哈市新老城区源头性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城区地下管线跑、冒、滴、漏问题将得到彻底消除,百姓生活和城市运行将得到强有力的源网基础设施保障。
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今年哈尔滨市将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廉租和公共租赁住房等3个方面建设项目,年内开工省级棚户区改造项目14个,征收1.3万户、面积154.7万平方米,开工配建廉租住房1029套、公共租赁住房2500套。
今年哈尔滨市将全面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小城镇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村镇建设工作,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将完成350公里村镇道路硬化,新增45公里排水管线,新增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完成5万户、262万平方米的农村泥草房改造;以道路、排水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镇区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进17个省级百镇建设;集中治理农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和禽畜乱放等“五乱”现象。
今年,为加强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和维护改造计划统筹管理,强化城市建设和维护改造计划的执行与落实,哈尔滨市于近日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和维护改造计划统筹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中首次提出建立城建项目储备库制度。办法指出,项目储备库由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建立和完善,市直各部门、各区、各政策区、各行业单位负责提出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区域的储备项目,报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纳入项目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