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3月鹤类到4月鸥类来 瞧瞧咱冰城的夏候鸟
2014-04-24 09:31:30 来源:新晚报  作者: 张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4月24日讯 鸟儿不远万里从南方飞到哈尔滨,给这座城市的天空增添生机。不同的鸟类有不同的习性,有的钻到林子里,有的驻扎在水岸边,有的飞进公园、校园,有的则更亲近人类飞到小区院子里。

  最近你去公园、户外爬山看到的那些鸟都是什么种类?去哪里可以找到这些可爱的鸟儿?8月下旬开始它们将会陆续飞走,在这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新晚报记者带您抓紧时间去瞧瞧。

  “夏候鸟”大迁移

  鸟类分不同种类、不同时间陆续到达哈市。从3月中旬开始,鹤类抵达;4月初,鸥类抵达;4月中旬,鸻鹬类抵达;燕子则在“五一”前后抵达。至此,为期一个半月的“夏候鸟”大迁徙将接近尾声。

  灰雁4月初到,10月中旬迁离

  常见地:森林植物园,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林场,太阳岛公园等地。

  外形:在民间叫做“大雁”,是二类保护动物,脖子较长。

  习性: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喜群居,雌雄共同参与雏鸟的养育。栖息于水域、沼泽、草甸、农田。


 

  楔尾伯劳4月初到,9月迁离

  常见地:松峰山、帽儿山、凤凰山等地。

  外形:体形31厘米,是国内最大的伯劳。眼罩黑色,眉纹白。

  习性:栖息于自平原到山地、河谷的林缘及疏林地带,尤以草地林地和半荒漠疏林地带为多。除以昆虫为主食外,常捕食小型脊椎动物,例如蜥蜴、小鸟及鼠类。


 

  杜鹃4月末到,9月初迁离

  常见地:太阳岛公园、森林植物园、北方森林动物园、凤凰山等地。

  外形: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

  习性:它们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就把其他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因此许多人给杜鹃安上了“恶鸟”的称谓。

  常见地:太阳岛公园、森林植物园、北方森林动物园、凤凰山等地。


 

  戴胜4月初到,9月初迁离

  常见地:森林植物园、帽儿山、二龙山、凤凰山、松峰山等地。

  外形:有长而尖黑的耸立型粉棕色丝状冠羽。头、上背、肩及下体粉棕,两翼及尾具黑白相间的条纹。嘴长且下弯。

  习性: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比较常见。栖息在开阔的田园、园林、郊野的树干上,有时也长时间伫立在农舍房顶或墙头。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见到聚集成群的戴胜。


 

  红嘴鸥4月中旬到,9月迁离

  常见地:太阳岛公园,松花江沿岸、白鱼泡和小白鱼泡,长岭湖等地。

  外形:俗称“水鸽子”,体形大小与鸽子相似。眼圈的颜色都是红色,红色的小嘴扁扁的,尖端呈黑褐色,身体大部分为白色,展翅高飞时,翩翩犹如白衣仙子。

  习性: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就迁移到高原湖泊、坝塘和水田中越冬。


 

  苍鹭4月末到,10月末迁离

  常见地:太阳岛公园,松花江沿岸,白鱼泡和小白鱼泡,长岭湖等地。

  外形: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

  习性:性格孤僻,在浅水中捕食。是一种稳定性极佳的鸟类;它们不论觅食、休息始终都保持不慌不忙。


 

  环颈鸻4月中旬到,9月迁离

  常见地:太阳岛公园、松花江沿岸、长岭湖等地。

  外形:全长约16cm。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

  习性: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栖息于海滨沙滩、泥地、沿海沼泽、河口沙洲以及内陆河流、湖泊、水塘、盐碱湿地、沼泽和水稻田等水域岸边,边行走边啄食。主要以昆虫、蠕虫、小型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


 

  灰椋鸟4月初到,9月末迁离

  常见地:北方森林动物园、森林植物园、凤凰山、帽儿山等地。

  外形: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

  习性: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飞行迅速,整群飞行。鸣声低微而单调。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


 

  北红尾鸲4月末到,9月初迁离

  常见地:周边林区、植物园、北方森林动物园、凤凰山等地。

  外形:全长约15cm,翼上有白斑。

  习性:取食昆虫及植物种子。5~7月繁殖,在树洞、墙缝、石缝中筑巢,窝卵数以6枚居多,栖息于山地森林、灌丛地带,常落在突出的枝条上,尤以居民点和附近的丛林、花园、地边树丛较常见。


 

  哈市区可常见79种鸟

  根据李晓民的统计,哈市区常见鸟类有79种。

   “夏候鸟”48种:一般春季或夏季来哈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哈市。

   “留鸟”15种:哈市一年四季都能见到的鸟类。

   “冬候鸟”3种:冬季来哈,春季飞到较远而且较冷的地区繁殖,秋季又飞回哈市。

   “旅鸟”13种:只是在迁徙中途经哈市,并不在此地繁殖或越冬。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