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尔滨老人自办“爱心书屋” 12年助学农民工子女
2014-05-14 19:37: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哈尔滨5月14日电 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沙曼社区一栋陈旧的居民楼内,一群孩子的欢声笑总让这里的周末显得格外热闹。这里是72岁老人朱秀云的“爱心书屋”,12年来这间书屋已留下近千名农民工子女的欢声笑语。

  “不管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喜欢叫我‘孩子头’,我也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感觉。最重要的是,这里能为许多进城打工者的子女提供一个读书学习的‘第二课堂’。”朱秀云说。

  沙曼社区附近住着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曾担任社区书记的朱秀云发现,这些农民子女在学校放学之后就没有办法继续看书学习,“有的成群结伙去‘网吧’、游戏厅闲逛,有的趴在水果摊上写作业,更有的跟父母一起卖馒头。”

  这些场景让朱秀云感到,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读书学习的地方非常有必要。于是,在她的坚持之下,一家人把客厅让了出来,日子紧巴的她用儿子留下的100多本课外读物办起了“爱心书屋”。

  “最开始时,屋子中间仅有一块垫起的板子,再铺上一张白布,人多时椅子不够用就从邻居家借。”回忆起12年前“爱心书屋”刚刚成立时的情景,朱秀云依然记忆犹新。

  为了能使孩子们的课业水平得到提高,朱秀云还跑到哈尔滨市内的多所高校,希望大学生朋友能与这些孩子们“结对子”。朱秀云的爱心呼吁很快得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这些年中,一批又一批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参与到这项爱心行动中。

  伴随着“爱心书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各界的捐赠也纷至沓来。如今,这间“爱心书屋”的藏书量已经多达4000余册,当地政府部门还为小屋送来了一台电脑,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和课余生活。

  不过,朱秀云仍有自己的“愁事儿”。“我发现,一部分孩子对玩电脑的乐趣远高于读书学习,这还得慢慢转移他们的兴趣点才行。另外,现在书屋的书越来越多,小屋已经放不下了,能再造一间书屋是我最大的梦想!”

责任编辑:李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