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教育·就业  >  教育
搜 索
面谈 口答 模拟课堂 哈市三所民办校“小升初”招生方式各不同
2014-05-18 11:48:39 来源:生活报  作者:霍营 宋菲 朱小溪 曲显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5月18日讯 17日是哈市民办校小升初招生首日,今年首次取消笔试后的民办校招生到底以什么方式进行?记者分别前往哈市松雷中学、哈工大附中和哈市剑桥第三中学进行采访发现,三所学校的招生方式各有不同:松雷中学采取现场抽签“一对一”面谈的方式考查学生;哈工大附中的面谈方式为口述答题思路;剑桥三中则在模拟课堂中考查学生素质。

  松雷中学:

  题目类似“十万个为什么”

  7时40分许,记者来到松雷中学,此时首批进行“面谈”的520名考生已经进入考场。考场大门外,陪考的家长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谈论着,不少家长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松雷中学面谈现场。记者 霍营 摄

  据介绍,松雷中学一共设置了6个考场和6个备考室,每个考场均安排10名老师作为“考官”,每10名学生被分为一组考试,每组都有一名老师作为引导员负责点名、引导等事宜。记者看到,面谈前的题目都是由考生现场抽签决定,进入考场前考生们按照先后顺序站成一排,进入考场后与考官进行“一对一”面谈。

  记者了解到,松雷中学面谈科目包括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每科时间三分钟左右。抽完题后,考生有三分钟的思考时间。考生手中拿的都是塑封题签,每科大概有三道大题,题目类似于“趣味问答”、“十万个为什么”等方面的内容。

  以语文为例,其中有一道题是将“雪”字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开,中间加入一个“炭”字,打一个成语,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雪中送炭”;英语主要是通过与老师对话、朗诵英语短文来考查学生的口语及对单词的掌握程度;数学则包括“脑筋急转弯”、“图形联想”等题目,不用笔计算,只要开动脑筋一样能得出答案。答题时考生站在考官面前划定好的蓝线内,答题结束后退至蓝线外。三科“谈”下来,每个考生大约需要20分钟。

  面谈结束后,校方还对每名考生加测了体育项目。考生可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中任选一项作为测试项目,测试结果按照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分别获得从1分到5分不等的分数。体育项目的得分情况将被记入此次面谈的总成绩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做“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等项目时,有的考生比较轻松,而有的则比较吃力,“仰卧起坐”仅能做两三个。

  该校校长谌大业说,面谈题目选择的是具有知识性、趣味性,适合小学生回答的智力题,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为此组织老师每科出了200余道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问答题。

  哈工大附中:

  数学题把个别孩子考哭了

  8时许,记者看到,在哈工大附中门前已经聚集了数十位家长,几十名学生在操场内等候。在学校的另一个出口,陆续有考完的学生脚步匆匆地走出考场。

  多位考生告诉记者,考试形式是看着屏幕答题。有两位老师坐在考场中,告诉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题,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口述作答,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各三道题。语文答题时间为5分钟,英语5分钟,数学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时间为7分钟。

生动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欢迎。记者 曲显昊 摄

  “妈妈,我数学有两道题没答上来,我考不上了!”一个女孩儿出来后紧紧地抱着陪考的母亲大哭起来。候场的家长忙问,究竟是啥题能把孩子考哭了?一个刚考完的小男孩告诉记者,他抽到的数学题中有应用题和几何题。几何题问的是关于圆柱体的知识,还是一个组合式的圆柱体。应用题给出了班级的男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然后从其他班级又调入了学生,此时班级男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也给出了,最后让求全班人数是多少?“我感觉应用题得用奥数知识才能回答出来。那道几何题我没有做出来。”男孩小声地表示。

  记者采访了多名考生,他们答的题中都有一道关于圆柱体的题,而且做出来的没几个。“几何题确实有点儿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了,一般圆的知识在小学确实有所涉及,但仅限于浅显的知识,只有在初中才会深入学习。”在场的一位某中学数学老师评价说。

  语文三道题考查的知识面更广。一名考生抽到的题分别为列举出三个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判断对错,即给出了关于如何有效阅读的一段材料,然后根据这段材料来判断以下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茅盾的《农村三部曲》都是什么。该考生说前两道题能答出来,但是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没答上。很多学生都抽到了这道题,但是能够回答上的却不多。

  “英语题包括选择和填空。”一名走出考场的学生称,其中一道英语题是词义转换,还有一道题是看图说话。看图说话题给出两张图,图中的主人公在做家务,要求考生用英语陈述这两张图的场景。“在5分钟的时间里答出这三道题,对孩子来讲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有家长感慨。

  面试完的学生告诉记者,虽然考场里有老师,但是除了常规性地告诉考生答题要求之外,面试过程中老师基本不说话,主要就是考生看题后口答。

  剑桥三中:

  内容生动孩子不想下课

  剑桥三中的招生方式可谓独树一帜,他们既不出题考孩子,也不进行面谈,而是选择了模拟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考查孩子的现场表现。

  当日9时,铃声响过,在操场上临时组建的数十个班级在“班主任”的引领下进入教室。记者在现场看到,上课的老师并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如平常一样认真地书写板书。在电视播放完一段短剧后,讲台上的老师竟穿上一件黑袍子,并将不同图案的面具交到学生们手中。随后音乐响起,每当电视屏幕上跳出一个单词,老师便会指挥学生按对应的角色走上讲台展示一番,或是南瓜,或是小兔子,甚至还有蝙蝠等。当课堂的热烈气氛被一阵下课铃声打断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表示“不想下课”、“再上5分钟吧”……

上千名学生来到剑桥三中进行择校考。记者 曲显昊 摄

  经过课间休息,模拟课堂又进入了第二阶段,即课后活动。为了给学生们营造出真实的课堂感受,班级还进行了体委和班长评选。相比于课前的拘束,一节课下来,每个人都特别活跃,纷纷走上讲台介绍、展示自己,踊跃参与竞选。“我叫田田,来自正阳南小学,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想当体委,因为我特别爱打羽毛球,我可以教大家,请支持我!”田田说话时,坐在下面的副班主任孙冬梅在低头写字。在她手中,是一张学生表现记录表,其中,田田的课堂表现是B等,而通过刚刚的一番展示,她的活动表现则被写上了A等。

  “由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涉及对学生素质的考查,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首先选择了音乐主题,让大家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然后,又以西方万圣节为主题,进行一系列的拓展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口语表达欲望,同时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尽情地表现自己,这也能让我们观察到每名学生更真实的一面。”“班主任”卢晓溪说。

  记者发现,当天共有千余名学生参与模拟课堂,除了有语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外,还有书法、实验等兴趣学科,每个课堂上都配备有3名教师。其中“班主任”负责安排学生课后活动,而任课教师则负责课堂教学,另外一名副班主任则负责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

  “今天的课堂,其实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考查。”据剑桥三中校长常翠萍介绍,往年录取学生会先进行考试,但大多只是对其知识掌握水平的摸底,比较片面。而模拟课堂既能考查学生的课上表现,又可考查学生课下的沟通、协作能力,而且这一系列评判都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将依据学生们的综合表现择优录取。

 

责任编辑: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