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落在路边,远看一片白茫茫。
新晚报5月24日讯 阴雨天过后,近几日天一放晴,满城飘舞的“树毛毛”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几乎遍布城市每个角落。市园林科研所专家告诉记者,今年杨树、柳树飞絮现象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预计飞絮持续到6月上旬。目前,园林部门还没有有效措施控制杨柳飘絮,树木更替是唯一有效的办法。2005年左右,哈市新种植的杨、柳树基本都经过了改良,不再飘絮。
飘絮杨柳都是雌性
两种树飞絮各飘一周,将持续到6月上旬
这几天集中“爆发”的杨、柳飞絮现象不仅“骚扰”了街头的市民,也难坏了街路、广场上的环卫工人。广场上、路边石根部聚堆的飞絮团,扫几遍都扫不净,一些水塘的水面上像是盖了一层白雪。南岗区环卫工人杨维霞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没感觉到有飞絮,21日天晴后,感觉飞絮一下就出来了。
市园林科研所专家告诉记者,杨、柳每年春末夏初的飞絮现象是因其处于繁育期,是传播种子的一个过程,飞絮的杨柳都是雌性的。现在的杨、柳飞絮集中出现主要与降雨后气温回暖快有关,同时今春气温回暖早,杨、柳飞絮要比往年提前近半个月左右。
杨、柳飞絮时间各一周左右。目前飞絮主要以柳絮为主,下周开始柳絮渐少,部分杨树将开始飘絮。预计飞絮将持续到6月上旬。
“节育”手术效果不佳
老树还有几万株,老城区飞絮现象较严重
目前,城区内飞絮的杨、柳树基本集中在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和香坊区的少数街路。各区园林管护人员普遍向记者反映,这些飞絮的杨、柳树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种下的,由于是乡土树种,价格便宜、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所以当时种植的数量也很多。现在,城区内还有约几万株飞絮的成年杨、柳树。
2008年,市园林科研所的专家们对兆麟公园内的一些杨、柳进行了“节育”实验,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给每棵树的每个枝杈都打,否则不打的枝杈仍会飞絮,这样也做不到百分百不再飞絮。市园林科研所黄所长说,如果要达到这些大树不再飞絮,需要每年都对树木实施“节育”手术,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很大,短时间消除飞絮实施起来难度很大。
新植杨柳不再飞絮
已成年大树不宜砍伐,逐年实现自然更替
虽然这些树木飞絮对当下城市环境、市民生活带来影响,但这些成年的大树对城市绿化、城市环境的贡献,是新植小树不能比的。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聂绍荃这样告诉记者,对于这些成年的大树,不能因其飞絮就砍伐种植其他树种,这些大树,最好是根据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生长状态实施自然更替,老树更换后种植不飞絮的新树木。
2005年左右,城市管理者们也意识到杨柳飞絮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近些年,哈市城区新植树木中基本都选择的是“基因”改良不飞絮的杨、柳树。而现有的飞絮树木则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更替完毕。
同时,哈市城管部门近几年也加大了对榆树、槭树、柞树等乔木和山杏、山梨等亚乔类果树的种植力度,这些树木都不飞絮,也丰富了哈市树种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