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中航工业哈飞:苏联援建下起步壮大对俄合作中阔步前行
2014-06-30 09:20:3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跨越六十年的友谊”系列报道之五

  中航工业哈飞:苏联援建下起步壮大对俄合作中阔步前行

  东北网6月30日讯 (记者 印蕾) 人类第一架直升机,1907年诞生于法国;中国第一架直升机,1958年腾空于哈飞。六十年前,哈飞在苏联的援建下起步;新时期,哈飞在对俄合作中阔步前行。

1957年,苏联沿海边区代表团来厂参观。资料片

  “直五”与“轰六”

  行走在哈飞的厂史馆,让思绪走进历史。

  哈尔滨解放后,党对军工生产十分重视。1948年,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带队来到残垣断壁、野草丛生的哈尔滨市南郊(现平房区)勘察厂址,最终选定了原日军8372部队航空队专用飞机场及小型飞机维修厂,建立和发展军事工业。1949年初,东北军工部直属三厂建成,主要制造炮弹,1951年,改名为第121厂,开始修理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1952年4月1日,按照专业化原则,121厂被分为120厂和122厂。122厂便是“哈飞”的前身,主要承担飞机修理任务,它是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建国初期航空工业五大主机厂之一。

18号工房(原哈飞35车间)建设现场。资料片

  1952年到1957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122厂共修理飞机432架,重新披挂上阵的轰炸机多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随着飞机修理技术的不断提高,122厂开始慎重地选择试制项目,从最初的小部件,到试制难度较大的机身后段、发动机短舱、起落架等大部件。截至1956年,试制成功新品156项,这些部件的试制成功,为仿制直升机奠定了基础。

  1958年,在苏联专家的支援下,“哈飞”仿制出我国第一架直升机—直五直升机。这标志着企业结束了单纯修理飞机的历史,走上了制造航空飞行器的新征程。

  同年,中苏两国领导人达成协议,我国从苏联引进图—16轰炸机。1959年,在多方的努力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第一架“轰六”仅用67天就完成总装,3个月后试飞成功。

  通过向苏联专家学习,从修理走向仿制,我国航空工业走出重要一步,学到了宝贵的飞机制造技术,积累了经验,为自行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任专家”的中国情缘

  从1951年8月到1960年8月的十年时间里,厂里先后聘请了4批共95名专家来厂指导。哈飞退休老专家马同伽告诉记者,“建厂头十年,我们取得的进展很大程度是与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和全面引进苏联技术紧密相连的。”

哈飞同俄罗斯莫斯科弗莱航空公司签署备忘录。资料片

  让马同伽老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名为尼古拉•任的专家。

  马同伽老人回忆,尼古拉•任是米4直升机试飞专家,他于1958年11月至1960年8月在厂工作。尼古拉•任的父亲姓任,上世纪30年代离开中国,定居苏联,母亲是俄罗斯人。他有着黄色的皮肤,蓝色的眼睛,乍一看,很难区别他的国籍。

  尼古拉•任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视中国同事为亲兄弟。在工厂试飞站期间,为有关人员讲试飞课和地勤课,并就试飞大纲和条例提出不少的建议。他工作深入,同大伙儿打成一片,大家亲切地称他“任专家”,把他的名字尼古拉都省略了。

  让尼古拉•任最感动的是,厂里帮他在牡丹江市找到了叔叔一家人,他的叔叔是当地的一名消防员,表妹在当地医院工作。离散30多年的亲人终于在哈尔滨团聚了!

  马同伽老人告诉记者,曾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救灾的俄罗斯米26直升机机长马克西莫夫曾向他介绍过“任专家”近况。作为马克西莫夫的老师和兄长,尼古拉•任在米里设计院和米里工厂任试飞工程师,飞过多种米型系列直升机,是一名出色的试飞员,成绩卓著。退休后的尼古拉•任在家养病,他经常说自己在哈飞有很多朋友。老人至今仍怀念在哈飞工作的那段时光,并为中国的进步感到高兴。

轰5战术轰炸机。资料片

  “我们一定会像先辈一样精诚合作”

  当年的122厂几经蜕变,今天的哈飞成为集科研、生产、试飞为一体,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备直升机和定翼机研制能力的大型现代化航空制造企业,是我国直升机、轻型多用途飞机和航空复合材料构件科研生产基地。

  进入新时期,哈飞与俄罗斯企业的交流合作仍在继续,友谊的篇章始终续写。

  2013年8月,主管国防工业、航天和核能等事务的俄联邦副总理罗戈津一行到访哈飞。在交流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郭殿满表达了与俄航空企业开展直升机研制合作的愿望。

  同年10月,莫斯科国际商会专家诺谢恩科•尤里一行再到哈飞参观、洽谈。诺谢恩科•尤里对哈飞的制造能力、国际合作及复合材料生产十分关注,并进一步了解产品结构等概况。诺谢恩科•尤里表示,俄方将全力支持哈飞在生产上的需求。

  首届中俄博览会召开前夕,俄罗斯莫斯科弗莱航空公司董事局主席米申•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一行于2014年6月中旬首次到哈飞访问,开启了“寻求合作、开拓市场的探索之旅。”

  哈飞生产的“运12”系列飞机给俄罗斯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目前国际形势和俄罗斯国内市场,俄罗斯企业家做了详细的市场分析,希望能够成为运12系列飞机在俄独家销售代理。

  “这款飞机就是我在中国寻求到的商机。”米申•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表示,“我们一定会像当年的苏联先辈一样精诚合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