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搜 索
哈尔滨搜救犬本事大废墟寻人 地下10米一滴血也能闻到
2014-11-07 09:54:05 来源:新晚报  作者:梁潇 王骁 李鹏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11月7日讯 它们被称为无声的天使,在废墟中苦苦寻找生命的蛛丝马迹。为了找到被埋压在十几米深处的受困者,只要驯导员不喊停,它们会急切地一直用爪子刨到流血直至累死,它们就是冰城消防搜救犬。在“11·9”消防宣传日来临之际,记者昨日来到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搜救犬中队,了解它们赫赫战功后的有爱故事。

  能干啥

  地震废墟、雪崩事故……

  灾难现场都有它们的身影

  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搜救犬中队是目前我省唯一一支负责训练搜救犬并承担各种搜救任务的专业部队,中队有28只搜救犬。提起这28个“宝贝”,中队长郭建军难掩自豪。

  他告诉记者,搜救犬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在自然灾害现场搜索与救援失踪人员。他们常常出现在地震废墟、建筑物倒塌、雪崩、山上及水面等各种意外事故、地质灾害的现场。它们要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地找寻那些也许压在水泥板下,或是埋在深土堆中,有微弱声息亦或已经不幸遇难的人。

  搜救犬还能用于冰窟救人。当冰面过薄,无法承载救援人员靠近施救时,可以让身系绳索保护的搜救犬衔着救援绳索,匍匐靠近在冰窟附近等待救援者,将救命绳索传递过去。

  本事大

  过独木桥、踩梅花桩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坐、走、跳……”昨天,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中闪转腾挪练习“武功”,这是搜救犬们在驯导员的指令下正在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内容。过独木桥又快又稳、踩梅花桩步步扎实、跃障碍板身姿矫健……搜救犬像武林高手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犬的先天条件好,但平日扎实的训练才能换来执行任务时的大显身手。”中队长郭建军说,犬学习技能和人不一样,比如人学会了开车,一辈子就不会忘,可犬要靠一次一次地重复,只要这种重复中断了,技能就被遗忘了。仅仅是“卧”、“立”,这样简单的服从指令,也大概需要驯导员重复数万次左右,犬才能做到完全配合。

  在去年全国公安消防部队第二届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中,驯导员刘明竹带领搜救犬荣获单犬服从科目第一名。


  咋练的

  跃障碍、钻火圈

  地下10米的一滴血也能闻到

  搜救犬的训练通常在半岁的时候开始,至少训练半年才能初步结业。

  每天的训练是清晨开始。训练主要是培养消防搜救犬对废墟中带有血腥气味的物体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最初,驯导员会选一处废墟,将带有血腥气味的两个物体分别投向20米以外的不同地点,暂停片刻后,向犬发出“搜”的口令并做出手势,引导犬逐一搜寻。当犬发现物体后,立即对搜救犬摸头表扬和喂食奖励。如此重复训练,只要驯导员一声口令、一个手势,搜救犬就立即奔了出去,主动寻找带有血腥气味的物体。郭建军说,根据目前的训练,只要有一点缝隙,藏在10米深土堆下的一滴血,搜救犬也能闻得到。

  在模拟现场训练阶段,要训练搜救犬跃障碍、钻火圈、听爆炸声等练习胆量,并把搜救犬带到人群密集地、闹市区,训练其体能和现场适应性。

  每天清晨开始,搜救犬都要接受各种训练。

  亲密无间。


 

  链接

  犬界精英

  “就职”门槛挺高

  不是所有的狗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搜救犬。它需要有一个好鼻子、有颗好奇心、有随时投入工作的热情、有坚持不懈的忍耐力和随机应变的适应性。如果担任水上救援犬,还要是游泳健将,有很好的体能。

  在众多犬种中,马犬、拉布拉多、史宾格犬脱颖而出,适合搜救犬一职。

  搜救犬在驯导员的指挥下练习跃障碍。

  释疑

  都有生命探测仪了,还费事训练搜救犬干啥?

  有人会问,都有生命探测仪了,还费事训练搜救犬干啥?

  记者了解到,虽然消防部门配备了生命探测仪,但这种高科技的仪器只对有生命体征的人体有反应,对于已经去世的失踪者毫无作用。找到遗体才能让逝者安息,这时就需要搜救犬的帮助。

  一次,在民房倒塌事故中,一名居民被压在一堆预制板下,由于事发突然,救援力量到达时已无生命迹象存在。在生命探测仪无能为力的时候,一头名叫“黑傲”的搜救犬被带到了现场,经过30分钟的寻找,“黑傲”最终停在了一堆水泥碎块前吠叫,是发现情况了,人们赶紧在这一地点深挖快找,最终找到了遗体。

  郭建军说,从2013年3月成立到现在,特勤大队的搜救犬在各项任务中总共找到4具遇难者遗体。

  虽然在执行任务时应该工作30分钟就休息10分钟,否则废墟的灰尘会对搜救犬的嗅觉造成伤害,但搜救犬往往过度专注工作不肯休息,训练中要求它们发现情况后用叫声报告,但它们在现场太想要找到埋在废墟中的人们,不由自主地用爪子刨挖,如果驯导员不叫停,它们会就这样一直挖,哪怕爪子出血也不停下来,直至累死在搜寻现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