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兄弟走好 这座城会铭记你们青春的面容
2015-01-04 09:59:09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智威 李洋 杜菲菲 李鹏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1月4日讯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一次奋勇无畏的扑救,5个年轻的身影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永远的感动和悲伤。最小18岁,最大也不过22岁的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踏入军营那一刻许下的誓言,捍卫着这座城市的平安,守护着你我他的幸福。我们注定无法忘记2015年1月2日这个日子,在这一天,我们看到了他们冲入火场的坚定,看到了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举。昨天,怀着满心的伤痛,记者走进了他们生前的营房,走近曾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战友,走近他们曾经的青春。赵子龙、侯宝森、杨小伟、傅仁超、张晓凯,英雄!一路走好!

  赵子龙

  新兵中的“赵子龙”

  1996年7月25日出生,2014年9月由吉林长春榆树市应征入伍,服役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道外中队,列兵警衔。灭火战斗中受重伤,送往医院途中牺牲。

  记者昨天赶到道外消防中队看到,赵子龙的名字还清晰地印在2015年1月2日的“之前岗位表”上。作为被分配到中队不足两个月的新兵,沉稳、冷静、训练刻苦、话不太多,却很会关心人,这是他留给大家最多的印象。

  在西华苑,记者找到了最熟悉子龙的战友。痴痴地望着黑白照片,新兵班班长在灵堂里静静地守候着曾经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子龙。“他人非常好。”谈起子龙,新兵班班长几度哽咽,并陷入沉默。他清晰地记得子龙下队的日子——2014年11月27日。此次道外区太古街仓库火灾救援,是子龙正式参与的第二次火灾扑救。用班长的话说,“他是新兵中最好的。”当兵四年的老班长哽咽地告诉记者,“他挺喜欢当消防队员的。平时训练后,就喜欢跟我聊天,听我讲老兵与抢险救援的故事。”

  子龙的战友会兴宇告诉记者,子龙的牺牲让大家无比痛苦,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在现场拼命地工作。“人没了,是为救火没的。救援工作还在进行,大家都想把这件事做好,完成子龙的心愿。”

  据了解,赵子龙家里有两个姐姐。目前,家属已经赶到哈市,处理后事。


 

英雄的遗体被战友们抬出。

  侯宝森

  拿部队当家的“闷葫芦”

  1994年7月29日出生,2011年12月1日由内蒙古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应征入伍,服役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化工中队,下士警衔,灭火战斗中当场牺牲。

  侯宝森2011年入伍加入消防部队,是一位消防战线的老兵。“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就像个没嘴的葫芦一样,但为人忠厚老实,做起事来认真扎实,从来不抱怨,也很少发牢骚。”侯宝森的战友对记者说。

  作为班副的侯宝森沉默寡言,性格内敛。不咋爱说话,但实际行动见真章儿,“闷葫芦”一样的侯宝森,无论是训练还是出任务,从来都是身先士卒,不需要说什么,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战士们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杨小伟和侯宝森不但带出了出类拔萃的战士,两人之间也有着深厚的战友之情。用战友的话说,两人好得像哥俩儿。“宝森家庭条件不好,母亲早亡,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他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化工中队刘指导员说,可能缺乏父母的关爱,侯宝森一到部队,就被这里大家庭一样的氛围感染了。还有一年,侯宝森5年服役期就满了,在被问及今后打算时,侯宝森曾对着刘指导员酝酿了半天,说了一句,“我觉得部队就是我家,我现在到家了,就不走了。”朴实的话语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刘指导员含泪说,“宝森始终担心一旦复员就要离开部队,离开战友,自己‘想家’。现在却‘不负责任’地光让我们去想他。”


 

脱帽为战友送行。

  杨小伟

  就要复员的“知心班长”

  1992年2月9日出生,2010年12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应征入伍,服役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化工中队,下士警衔。灭火战斗中当场牺牲。

  在5位牺牲的战士中,杨小伟和侯宝森同属化工消防中队,同样来自内蒙古,同样是中队的精英骨干。“他俩是我们中队的业务骨干,一个是正班长;一个是副班长,两人共同带一个班,是中队数一数二的。”刘指导员哽咽地告诉记者。

  据刘指导员介绍,杨小伟是2010年入伍的老兵,在消防战线已战斗了4个多年头。小伟很活泼,会唱歌、能跳舞,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准热闹。刚分来的新兵想家了,他就去拉家常,刚刚还愁眉苦脸的新兵马上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杨小伟的战友回忆起来,有些哽咽。每年中队组织的文艺表演,杨小伟肯定落不下,最少要表演一个节目,新兵尤其喜欢他,拿他当亲哥,有啥愁事都找他聊聊。

  “他每天看似无忧无虑,其实也有不少愁事,只是从来不让战士们看出来。”刘指导员说。他告诉记者,杨小伟父母多病,尤其是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从小伟入伍起,父亲已做过两次心脏搭桥手术,最近一次手术就在去年。但每天忙于工作,小伟几乎从未陪在病重的父亲身边。“今年是小伟服役最后一年,我曾劝他留在部队好好发展,但他说自己4年没在父母床前尽孝了,想回家照料老人,可现在……”


 

  傅仁超、张晓凯

  申请转士官只为能继续战斗

  傅仁超,1995年10月28日出生,2012年12月1日由辽宁辽阳市辽阳县应征入伍,服役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发区中队,下士警衔,灭火战斗中当场牺牲。

  张晓凯,1995年5月24日出生,2012年12月1日由河北邢台沙河市应征入伍,服役于哈尔滨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发区中队,下士警衔,灭火战斗中当场牺牲。

  尽管已经过去20多个小时,但提起在救火中牺牲的战友的名字,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仍嘴唇微颤,泪水瞬间盈满了双眼。记者眼前的男子叫高超,是哈尔滨消防支队平房大队开发区中队队长,牺牲的傅仁超、张晓凯就是他们中队的战士。除了两名遇难战士,该中队还有6名战士受伤入院救治。

  “没有任何迹象,还没等反应过来,就塌了!”高超这样回忆当时的场面。他说,“我让几个消防战士去医院照顾受伤的兄弟了,他们比较熟悉,照顾起来也方便。更重要的是,见到兄弟们守在病床前,他们心里就踏实了!”

  高超对兄弟们有着这样的评价:“工作以外的他们,还只是一群孩子,一群富有生命力、活力的年轻人。但当市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又是那么强壮,那么值得依赖。”高超说,平时也会和弟弟们交流一些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谈论生死。“水火无情,每次出任务前,我们都会想到这一点,但真的面对危险时,又什么都不怕了。”

  “这些孩子们远离家乡、父母,只身来到陌生的地方,奉献着自己的青春。”高超说,傅仁超、张晓凯两名90后的战士尽管个性不同,却选择了做相同的事。

  前不久,两人申请并已转为士官,希望职业生涯能更长一些,能救更多的人。“烈焰中来,洪水里去。这样的紧急情况,也许每天都会有,救下人时的那种感动,是常人很难体会的,想想这些,一切都值了!”随着参与各种各样抢险救援次数的增加,高超同他的战友们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对于我们,这就是工作,是使命,不能逃避,更不能放弃。”对于两位兄弟的离开,高超说,“弟弟们都是好样的”,说到这,他的眼角再次湿润了……消防战士们就是这样前仆后继地谱写着他们“奋斗的青春”。

  网友感言

  @元方:向在救火中牺牲和受伤的消防战士致敬!

  @云淡风清:让我们一起为战斗在火海的消防战士祈祷,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

  @马楠:可敬的消防战士,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8—栾:你们的青春我们的城,当别人30多岁了还在装嫩、啃老,你们却用青春挑起了一座城的幸福,我们将铭记你们的姓名,你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赵子龙

  1996年7月25日生

  武警列兵警衔

侯宝森

  1994年7月29日生

  武警下士警衔


 

杨小伟

  1992年2月9日生

  武警下士警衔

傅仁超

  1995年10月28日生

  武警下士警衔

张晓凯

  1995年5月24日生

  武警下士警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