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9日讯 五位烈士的追悼会在天河园殡仪馆内举行。大厅里,聚集了为烈士送行的市民。他们,鸦雀无声,眼望着灵车开来的方向,期待着看烈士最后一眼;他们,几乎与五位英雄素不相识,却知道他们是为第二故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在烈士遗体前,深深鞠躬,心里念着“孩子走好!战友走好!”
75岁老人:
坚持让儿子带他来送别
8时许,在天河园殡仪馆大厅内,虽然距离追悼会还有一个多小时,但现场已经聚集数万名前来悼念的市民,长长的队伍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安静地等待着。老人今年75岁,前一晚,儿子赵祚良告诉他今天举行5名烈士的追悼会,老人要求儿子一定带他到西华苑亲自送孩子们最后一程。
对于当过兵的赵祚良来说,对这五名消防战士有着更深一层的感情。从西华苑往天河园送行的路上,赵祚良的车紧紧跟在灵车右侧。“虽然我们并不相识,但此时此刻却希望离他们近一些,让我像一个父亲一样陪在他们身边,送这些勇敢的战士们最后一程。孩子们,一路走好。”
“让鲜花陪他们
一路走好!”
3日下午,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坍塌现场内最后一名失联消防战士的遗体被找到。傍晚时分,一位身着灰色羽绒服的男子带了鲜花和5瓶酒,蹲在太古街附近警戒线外,祭奠遇难的消防战士。8日8时许,这名市民再次带着同样的鲜花来到天河园殡仪馆内,最后再看战士们一眼。

站在殡仪馆内,送花的吕先生仍然不愿意相信五名战士已经逝去。他是哈尔滨人,2012年前也曾是一名军人。3日下午,得知五名战士牺牲的消息后,他就去花店买了鲜花并送到现场。“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我对这些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而牺牲的战士们的敬畏之情,一束小小的鲜花,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即使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我们依然惦念着他们。”
大庆赶来为送英烈
为了最后看英雄一眼,于淑香特意从大庆赶到了哈尔滨。于淑香昨天晚上才从新闻里得知英雄追悼会的事,订火车票已来不及,她和朋友们约好,10个人开三台车来哈尔滨。
于淑香说,5位烈士的岁数还没自己孩子大,就这么走了,心里真的很难过。“和他们相比,就算我们一宿不睡觉也无法减轻我们心里的痛,他们还是孩子,就这么走了,太让人惋惜。”
女老师泪别英烈
“我们完全被5位英雄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今天特意来送一送。”告别仪式后,虹桥中学单老师一边擦眼泪一边说,“昨晚听到今天为英雄送别的消息后,我就打电话约贺老师,贺老师也正好想来看看英雄,于是我们便约着来了。”贺老师说:“这些年轻的孩子都很可爱,他们为了保住我们的城市,为了扑灭大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家都不在哈尔滨,但他们却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了哈尔滨,这种精神太让人感动了。”
“做不了什么
只想来送送孩子”
8时许,天河苑殡仪馆内送行的市民排成了长队,等着进入追悼厅最后看一眼5位烈士。人群中,裹着大衣的王丽萍一直没有说话。她今年65岁,是和弟弟一起从西华苑随着灵车赶过来的。

“他们还是孩子,这么早就走了。”王丽萍说,她不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只能送孩子一程。王丽萍和弟弟一大早就赶到了西华苑,然后一路随着灵车跟到天河园。
受灾商户
手写条幅祭英烈
在数万名前来送行的人群中,除了烈士们昔日的战友、白发苍苍的老人、外地赶来的陌生人外,还有在此次大火中受灾的商户们。
6时许,在“1·2”火灾中受灾的群众自发组成一队,来到西华苑内送战士们最后一程,他们手持一幅手写的“英灵永存,一路走好”祭语条幅,等候在灵车途经的道路上。“起火当天天气特别冷,但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防战士们一直在扑救,得知5名消防战士牺牲的消息我们都十分心痛,是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安全的蓝天,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这里送送他们。”
商户马先生告诉记者,今天前来送行的20人全是火灾中受灾的商户,虽然大家在这次火灾中失去了家园和财产,但消防战士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制作条幅,为了表达对战士的感激之情,大家就亲手用笔写了一个条幅。
120急救人员
一起送战友
8时许,由35名120急救人员组成的方队整齐地站在天河园殡仪馆内,5名急救人员手捧鲜花,7名人拉起“忠魂不泯百世遗芳‘120’痛别消防烈士”的横幅,为曾经并肩作战过的消防烈士们送最后一程。哈市急救中心还特派两名急救医生随同消防医院的救护车在西华苑陪同家属,负责急救护送保障家属及随行人员。

从2日至今,120急救人员与消防战士们始终坚守在火灾现场,目睹并参与了救援的全过程,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战士们的精神打动着,今天参与“1·2”大火救援行动的35名急救人员全部来到了送别现场。9时许,队伍陆续走进送别厅,站在五名烈士的遗体前,急救人员眼含热泪献上花束,深鞠一躬,将那些道不尽的情谊深深留在心中。
昔日战友泪流满面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在悼念仪式上,高松还是哭了。高松拄了一根拐棍,腿有些跛,样子与他年轻的面孔极不相配。高松也当过兵,是烈士们曾经的战友,今天特意赶过来送战友最后一程。“战友之间的感情外人无法理解,那就是同生共死,尤其是消防兵,每回出任务都面临死亡的考验。虽说这种结局也早有心理准备,可是这一刻真的来临,心里还是受不了。”高松的脸上挂着泪痕,他声音哽咽,想说什么但却说不出来,他朝记者摆摆手,抹一把脸上的泪水快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