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嘉荫县慈善总会带着米面、油、水果等礼品,走访慰问敬老院和贫困家庭。徐岩 摄
黑龙江日报2月13日讯 社会和谐的天平上,民生是最重的砝码。在嘉荫县这个北国边陲小城,百姓切身感受到了这份重量。去年初,嘉荫县县政府紧紧围绕“民有所富、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工作目标,确定了30件普惠民生大众的实事,并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推进组。截至目前,民生实事已完成28件,受客观因素制约,有2件民生实事尚未完成。
为切实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县政府顶住财政压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共投入民生资金5.8亿元,保证了30件实事的必要投入。同时,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督查调度,积极组织各承办单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协作配合,各项民生工作呈现出落实速度快、解决办法多、工作效果好的特点。
教育改革快速推进
几年来,嘉荫县全面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嘉荫县免费教育办法,除必要的伙食费外,免收学生学费、资料费、印刷费、特长班费等一切费用,免费为学生提供营养餐、教辅资料、医疗保险、校服、皮鞋及拉杆书包,并逐步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累计投入5954余万元,开工建设了沪嘉中心校楼和乌云中心校综合楼项目,完成了县一小学、县二小学、县二中、县三中、乌云中学、职教中心、保兴中心校校舍、食堂维修改造工程,为全县学校购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添置学生桌椅1600套,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待遇和补助补贴,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再创佳绩。
医疗卫生健康发展
为了改善广大群众的就医环境,将民生工作落实、落靠,嘉荫县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严格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制度。县人民医院于去年9月1日起取消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乡(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现了药品“零差价”全覆盖,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13个村卫生所进行维修改造,购置了医疗器械和设施,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制定完善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织管理制度,11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开展了城乡居民健康建档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50262人建立档案,建档率达到77%,其中农村居民38026人,城镇居民12236人。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补助标准年度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并将22种重特大疾病报销比例起付线提高到800元,核销比例达到治疗费用的70%。探索推行“先看病、后付钱”的办法,全年共为20303人次补偿医药费1302.81万元,缓解了群众就医压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年度补偿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取消了定点医疗机构限制。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为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嘉荫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全县共有4550户、7682人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实现了应保尽保。加强城乡敬老中心和“五保家园”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五保供养达到351人,高龄津贴和供养经费按时发放,有效缓解了城乡养老压力。继续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实施力度,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29.6万元,配租公共租赁住房20套。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和就业困难人群进行创业,集中开展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申报工作,共为588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117万余元补贴金。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县共有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1518人,新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3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5万元,为失业人员创业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