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日讯 2014年,海伦市采取多种措施,防控联动,不断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清洁空气,全年空气质量达标320天,全力为群众营造天蓝、地绿、健康的生活环境。
规范审批手续,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口。这个市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认真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对高能耗、高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没有经过环评的企业一律不得开工、没有通过环保验收的企业一律不得投产、污染治理没有达标的企业一律关闭,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
推进生态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这个市编制了《海伦市生态示范市创建规划》,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防风抑尘和大气污染物净化能力,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彻底改善空气质量。去年,完成植树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7.86%,建成省级生态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51个,东风镇和伦河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扎音河乡朝阳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
进行专项治理,全力整治大气污染。海伦市还统一规划建设市区内三大供热企业,实现市区集中供热全覆盖,减少小锅炉26台,拆除小烟囱15个,减排烟尘1807.25吨,二氧化硫250.38吨,氮氧化物30.37吨;对市区内34家小浴池锅炉进行改造治理,通过使用环保型锅炉、安装除尘装置、使用清洁燃煤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小浴池燃煤污染问题。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责成80户餐饮业主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并取缔了市区内露天烧烤摊点,有效缓解了市区内餐饮业油烟污染问题。多部门协作,严抓机动车尾气污染环检,对于尾气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机动车不予通过年检,2014年共计完成在用机动车环检13760辆,淘汰黄标车1200辆。组织广大镇村干部、农技人员深入村组,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 2014年大部分秸秆得到了妥善堆放和广泛利用,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对不按要求进行围挡施工或将建材、建筑垃圾堆放在围挡外的施工单位予以严肃查处,并督促立即整改,加大了对渣土运输、道路保洁、裸露地面扬尘污染控制,对渣土运输车辆实行“三不准进、三不准出”,即无证、敞篷、破损车辆不准进入渣土运输场地,车轮带泥、未封闭、未到规定时间的不准出渣土运输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