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不少 大娘没病被忽悠买药越吃越迷糊
2015-04-01 13:53: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姗姗 张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日讯 3月31日上午,在哈市道里区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省、哈市食药监局组织开展了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宣传日活动,活动现场,共接投诉举报80余件,其中食品和保健品比较多。哈市食药监局食品移动检验室还接到肉制品、蔬菜、水果、饮用水等31个样品,经现场检测,仅有1样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其它样品均未发现问题。

  没心脏病被忽悠买药 吃了一段时间反而更迷糊

  8时30分,活动还没开始,现场就来了很多市民,他们围在哈市20多家名优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及餐饮服务企业设立的展区及产品鉴别区前观看,并陆续有市民带着食品药品到现场咨询投诉。

  9时20分,宋大娘拿着一个冠心七味胶囊药盒和一份报纸来到现场。她说,2013年7月,有一个药品销售人员到哈市平房区新疆街街道办做宣传,说这种药能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还拿出一份报纸给她看,整版都在宣传这个药,由于她偶尔会有头晕,该销售员就说这就是高血压和心脏病的症状,吃了这个药就能好使。而且街道办工作人员也打保票,说是国药准字号不是假药。她一听有了底,按照销售员说的“买3年的才能去根”,一次性买了6大盒花了3588元。当时没有给她开票据,说要是不好使直接来退货就行。

  自从吃上药,宋大娘就感觉一天比一天头晕,吃了两个月后,她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贫血,没有心脏病。她找到街道办,但工作人员说卖药的已经走了,他们也联系不上,往厂家打电话无人接听,所以来到现场投诉举报。

  哈市食药监部门工作人员说,宋大娘没有购物票据,也不是在正规药店购买,无法知道卖药人员行踪,无法对当事人追究责任。他提醒市民,购买药品一定要在正规药店和医院进行购买,不能偏信宣传,到办事处、讲座现场购买药品。


 

  网购医疗器械没效果涉嫌“夸大宣传”

  市民姜先生也带来了一盒列必舒医疗器械,想请工作人员鉴定。患有前列腺疾病的他,今年3月初,看到广告宣传这种医疗器械对治疗此疾病效果好,并通过网络查询到了该器械的批号,还在列必舒官网上看到商家承诺“3天见效,15天无效包退”字样。于是他在网上购买了一个周期18盒的列必舒医疗器械,花费了近2000元。可是用了近20天也没有效果,他想退货,但商家一直不接电话,他到现场是想知道这个产品是否有效果。

  据医疗器械咨询台工作人员讲,医疗器械不是药品,只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而该产品的包装盒上的产品适用范围写的是“用于治疗”,用语不规范,有夸大宣传嫌疑。对于该医疗器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还要等查询批号后才能确定。目前此案已经受理,尽快给姜先生答复。

 孙女士带着食品来现场投诉举报。

  新买水果罐头不敢吃

  家住哈市呼兰区的孙女士特意赶到现场,并从包里拿来两袋牛蹄筋和一瓶一亩泉牌的小瓶水果罐头。她说,3月中旬时,她在超市里买了好多零食,平时比较注意食品包装上的产品信息。回来后查询,发现所购的食品中有存在问题:两袋牛蹄筋包装上的食品添加剂中的VC钠不在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名单里,另外,水果罐头上的产品标准号也过期了。她想知道遇到这种食品应该怎么办?

  哈市食药监局食品生产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对水果罐头上的产品标准号当即通过手机,在国家标准网上进行了查询,证实产品标准号确实过期,生产商应该在产品上做标签更正。VC钠还需进一步查证,如VC钠不在国家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之列,生产商应该将其单列一项。目前,哈市食药监局已经受理此案,将尽快与商家协调尽快处理。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