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黄丝带 鲜花 气球 文明祭祀受认可
2015-04-02 10:36:3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博 夏雪 邵馨月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日讯  清明节,是人们祭拜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祭祀方式也多种多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祭扫的方式和理念出现了一些现代、新鲜的元素,主题颜色也从单调的“黑白”色转为“彩色调”风格。

  今年清明

  我们送您黄丝带

市民系黄丝带捎去对故人的思念。

  系上一条黄丝带捎去对故人的思念,比放鞭、烧纸显得文明又环保。今年清明,哈市殡葬管理部门首次倡导“黄丝带”的文明祭祀方式,将文明祭扫的观念植入群众心里,这一方式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响应,截至目前已经向市民发放黄丝带近万条。

  4月1日上午,记者在哈平路殡仪馆、向阳山革命公墓、皇山公墓等集中祭扫场所的几个发放点看到,许多市民争相上前索要黄丝带。“低碳环保,比烧纸安全多了,也更有意义。”采访中,很多祭扫的市民把黄丝带系在松柏上、墓碑间,一条条黄丝带在风中起舞,送去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早在3月初,我们就开始准备‘黄丝带行动’了。”哈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党委书记徐广梅介绍,今年殡葬管理部门在殡仪馆和公墓共设立了5个免费发放点。“大家开始有这样的意识,很多人主动过来领取。黄丝带行动将文明祭扫的种子播撒向越来越多的人,释放出越来越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徐广梅告诉记者,随着文明礼仪日渐深入人心,黄丝带行动也将逐年常态化。


 

  今年祭扫

  鲜花更受欢迎

  4月1日一早,记者在皇山公墓看到,虽然很多市民仍然带着老式的冥纸等祭奠品前来祭扫,但是怀抱鲜花、手提花篮的市民也不少。

  “买鲜花祭奠已故的亲人,既环保又时尚,已慢慢被人们接受,这几天前来买花的人特别多。”在皇山公墓接待大厅的鲜花柜台里,卖花的工作人员一边接待买花的顾客,一边忙着编扎花样翻新的花束花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清明卖了不少鲜花,好于去年。以往市民多是购买白菊、黄菊,今年新增加的绿色小雏菊非常受欢迎,花期长达半个月至20天,另外粉色雏菊、扶郎(非洲菊)也比较受消费者欢迎。现在祭祀用的鲜花已不局限于菊花,像红色玫瑰、紫色勿忘我、红色康乃馨都卖得不错。

  多位手捧鲜花的市民都表示,清明祭扫是表达对故人的哀思,不提倡铺张浪费,焚烧祭物会破坏环境,选择文明的祭祀方式,一束鲜花也能表达对故人的哀思。

  皇山公墓主任李赞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近两年清明节期间,拿着鲜花来祭扫的市民明显多了起来,八成以上市民来到这里祭扫都捧着鲜花,可见市民对文明祭祀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了。

  网络追思

  文明祭祀越来越受认可

  今年清明节推出了鲜花祭扫、放飞气球等健康文明的祭扫方式,文明祭祀越来越受人们的认可。

  1日上午9时,哈市道外区民强文化社区组织学生、妇女代表、辖区居民等各行业近120人在太平公园的刘胡兰雕像前缅怀先烈,文明祭扫。来自公园小学校的三十余名小学生,认真聆听了先烈的英雄事迹,为刘胡兰敬献鲜花,并将刘胡兰雕像清扫干净,用这种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

  上午9时30分,哈市道外区东莱办事处举办了主题为“放飞气球寄托哀思”的文明祭扫活动。辖区居民纷纷在文明祭祀承诺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示要文明祭扫摒弃陋习,并将思念之情化作言语写在手中的白气球上,将白色气球放飞空中,让思念之情随风飘荡。

  上午10时,哈市道外区大兴街道办事处组织辖区居民和学生50余人在松花江畔开展“清明树新风、鲜花寄故人”主题活动,用鲜花寄托对英烈和故人的哀思,通过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悼念亲人,寄托哀思。积极推广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健康文明的祭扫形式,减少因燃放鞭炮、焚香烧纸引发的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