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底层微商赚钱难 :“先吃螃蟹”先富了 来晚的一笔没成
2015-04-20 07:44:5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姗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0日讯 今年24岁的李女士毕业后找了一份网编工作,由于母亲生病,就辞职在家照顾母亲。她觉得,不能在家这样闲着,很想找个挣钱的路子。在晚上浏览朋友圈时,她经常能看见朋友分享敷面膜的自拍照,刚想评论“大晚上出来吓人”调侃一下,发现图片上边还有这样的图说:“最近感觉皮肤变滑了,毛孔细了,其实我一直在敷XX面膜,大家也来用用吧!”她觉得挣钱的路子来了,于是也在朋友圈卖起面膜。

  朋友圈刷屏被好友屏蔽

  2014年10月,李女士也加入到微商行列。通过朋友介绍,她加入了一个专卖某品牌面膜的团队。这个团队是由一个上家和若干个微商组成,谁需要进货就和上家说,上家会从厂家拿货分销给各微商,或者直接帮着微商发货给顾客。

  成为微商后,对于李女士来说,任何人都可能是潜在客户,无论走到哪儿,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微信搜“附近的人”,然后添加各种陌生人为好友,把自己的微信名片发给朋友扩散,而且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刷屏,动员身边的朋友帮忙转发面膜广告。她调侃自己“已经快走火入魔了”。

  “其实,在朋友圈卖东西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一不小心就会被屏蔽或被删除好友。有一次,我最好的朋友就主动告诉我,她很不喜欢我总刷屏,已经把我朋友圈屏蔽了,希望我能收敛点,不要引起更多人反感。”李女士说,好友的劝告让她心里感觉有些不舒服,和好友的关系也疏远了一些。从此,她由有空就发改为每天只在早、中、晚各发布一次广告宣传,每次尽量多发一些图片,囊括更多信息。


 

    李女生拿着她代理的面膜。

 李女士囤的面膜。

  求“保险”亲身试面膜 卖了半年没一笔成单

  李女士代理的是一款国内品牌面膜,一贴售价30元。她表示,国内品牌都是厂家统一定价,代理该品牌的微商必须按照统一微信价卖,如果低价卖被查出,将会被取消代理权。国产面膜的利润其实挺大的,卖价虽然固定,但进价是可变的,代理一次拿货越多,进货单价越低,获得利润空间越大,有时一贴面膜就能达到进价1倍甚至更高的利润。例如,一贴卖30元的面膜就有可能获得15元的利润。

  这么大的利润岂不是每个卖面膜的都“发”了?李女士表示,利润高,竞争也大,不是每个从事面膜销售的都能赚到钱,这要看人们对品牌的信誉度和个人宣传得好坏,一般都是“先吃螃蟹的人”积攒了不少客源先富了,她们这些后吃的往往会被淹没在“面膜浪潮”里。现在面膜从种类到品牌数量都大幅增加,消费者难免不会挑花眼,东西越多反而不敢轻易下单,也就造成他们这些后来者生意越来越难做。

  李女士卖面膜半年来,至今还没有一笔成单。她说,虽然利润摆在那,但能不能把利润拿到手还两说。在他们面膜团队里,像她这样卖了半年还没有卖出去的微商大有人在,但也有卖得好的,一个月的利润比上班工资还多。像他们这种眼看着“肥肉”吃不到嘴的人,其中一些人最终不得不选择退出面膜市场,另谋生路。

  被质疑“涉嫌传销” 微商销售受影响

  去年面膜火爆微信朋友圈,今年微商卖面膜还能挣钱吗?采访中,先入行的微商们都说,今年微信朋友圈里的面膜生意依旧不错。

  微商是靠口碑推荐的,只要产品靠谱,就能获得顾客信任,然后还要多做促销活动,拓宽传播渠道,如免费试用、限量特供、有奖游戏、公益赞助等等。

  今年,朋友圈里曾有人对面膜销售的运营模式发出“涉嫌传销”的质疑声,对微商卖面膜产生一些影响。对此,微商们表示,现在大多微商的代理机制都是一级一级地分销。传销没实物,虚假、夸大宣传;而她们做微商都是以实物交易,代理的商品都从正规渠道进货,每个人赚的钱都是通过努力经营所得。目前,实体店中的商品销售都是挣取商品差价获利,而且微商也不强买强卖,都凭自愿,除了没有门面,微商与实体销售没什么区别。

  李女士在微商发布的信息不一定是本人的,但都是真实的。她表示,在他们的面膜团队里,成单记录、客户反馈等信息,大家都可以互相用,团队以外的人用就属于侵权了,是不可以的。另外,她卖面膜一定会自己先敷一贴试试,一方面是看看面膜用了会不会有不良反应,另一方面是感受面膜的效果,和顾客交流的时候更有说服力。

  李女士说,微信卖东西一般都是货卖熟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东西不好,一个是客源不能保证,再者朋友关系也不好处了,因为点小利益伤感情,反而因小失大。所以,微商都会先把自己当作“小白鼠”,自己先试用,认为好的才会推荐给别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