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0日讯(记者 王忠岩)水稻灌溉“油改电”,节约成本与人力,又能保证灌溉质量实现增收。目前,仅在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内,因电网改造受益的水田就已达262万亩,用户节省资金2300余万元。

电动机提水灌溉稻田。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农户接入电闸箱上粘贴电业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5月15日,记者跟随国网电力卫星供电局工作人员来到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卫星农场19作业站水稻插秧现场,听农户讲“油改电”带来的各种好处。
据第19作业站农户徐贻博介绍,他在农场大面积种植水稻已经10年,最近3年采用电机提水灌溉稻田。以前他用柴油机抽水浇田,抽水速度慢、成本高,水量积蓄少,还需储备柴油,又压资金还得防盗,柴油座机遇到故障还需维修,费心费力费钱还耽误农时。2012年,稻田进行“油改电”工程改造以来,供电局春灌服务队只要接到故障报修电话,就会马上赶来维修,没有耽误过稻田灌溉。现在,徐贻博的300亩稻田灌溉用电费用约4000元,一年节省柴油、人工等费用约10000元。由于用电机抽水,使得灌溉时间稳定,每亩增产约30斤,可增收约9000元。节约的费用加上增收的费用,300亩稻田使用电机灌溉,相当于每亩增收了60多元。

农户杨延孝到卫星供电局办理第三口“电井”手续。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农户徐贻博与电力工作人员交流。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据兴凯湖电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加大对当地农业发展的支持,兴凯湖电业局筹集资金为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的水田进行“油改电”电网升级改造。截至目前,电网改造受益的水田已达262万亩,为牡丹江垦区水田用户节省资金2300余万元。
据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春季以来,为保障黑龙江各地农民春耕,国网黑龙江电力对省内各地市、农垦地区春耕用电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检修,开辟春耕春灌业扩报装绿色通道。截至2015年5月,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共建立共产党员服务队196支,覆盖供电区内所有区县,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及时为用户解决用电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