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哈师大夜市三大家族 外县人靠“章鱼小丸子”买120平方米大房
2015-06-05 07:10:01 来源:新晚报  作者:张磊 王辛娜 刘文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6月5日讯 师大夜市登记注册的摊位超过300个,而刘家鱿鱼、牛一斗烤羊排、七仔鸡柳、高记肉夹馍、小吴炸玉米堪称师大夜市五绝。而刘家鱿鱼、牛一斗烤羊排、七仔鸡柳这几个最火的摊位背后,是师大夜市上最成功的几大家族。

  16年的刘家鱿鱼:救命的咖喱

  带头大哥:刘大姐

  其他成员:姐姐、女儿

  作为师大夜市最早的一批“垦荒者”,刘大姐的“刘家鱿鱼”摊子已经在这条街上支了16年。1999年夏天,刘大姐和爱人在老家辽宁鞍山双双“被买断”,在家里没什么可干的,就想来哈尔滨看看有没有机会。


  刘大姐的烤鱿鱼能在小吃街里立足,是因为她加入了咖喱粉和其他一些秘方,咖喱味的鱿鱼很快在学生中形成口碑,食客们宁愿在刘大姐这里拿号等位,也不去别家。


  刘大姐用自己的第一桶金买了一个30平方米的小房子,还把女儿从辽宁接了过来。看着哈尔滨的买卖好,刘大姐的亲姐姐也从辽宁来到哈尔滨,在“刘家鱿鱼”的旁边支起了煎饼果子、烤冷面。


  再后来,生意实在火得不行,开美甲店的女儿也加入烤鱿鱼的队伍,“刘家鱿鱼”从一摊一锅变成三摊三锅,站稳了师大夜市第一招牌的位置。


  七仔鸡柳:最炫“锅包风”

  带头大哥:赵勇

  其他成员:十几个亲戚朋友

  2005年6月,赵勇开始在师大夜市炸鸡柳,7月出现了第二家炸鸡柳,接下来是第三家、第四家…… “这么多卖炸鸡柳的,可是这多的有点过分了”,他琢磨。赵勇决定试试,把锅包肉的酸甜绝技“转基因”到鸡柳身上,而且下了血本,整了俩小摊位合成一个大的,主打最炫“锅包风“。


  全盛时期,赵勇扩张,手里掐着10几个摊位号,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被他找来摆摊.这之后,赵勇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处理掉不太赚钱的几个,只留下两三个生意好的摊位,然后集中精力做加盟。


  赵勇配好调料腌好鸡肉打包出售,“光江北就有4个加盟商,省内其他地市还有好几个”。凭借着师大夜市的摊位和众多的加盟商,赵勇现在一年几十万不在话下。摊位后身院里那辆擦得铮亮的三菱吉普就是他的,都开了好几年了。


  牛一斗:羊排和蒜薹更配

  带头大哥:杜冰雪

  其他成员:弟弟、妹夫

  牛一斗烤羊排是起步最晚,但却是发展最快的,而且是少有的有商标意识的摊主,“牛一斗”这仨字可是在市场监管局注册过的。在2008年到师大夜市摆摊之前,杜冰雪已经在哈尔滨漂了10年。因为家里地少,种地赚不到什么钱,16岁的杜冰雪从宾县老家来到哈尔滨谋生.后来听朋友说文兴街这边不错,就请人吃了顿饭,从朋友的朋友那借了个摊位,开始做章鱼小丸子”。


  在这里干了三年,生意一般,“只够我们家六口人吃饭租房子”。到了2010年,杜冰雪把摊子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去江北师大附近干起了手抓饼。2013年,师大夜市被和兴路街道办事处“收编”,开始统一管理,“秩序好了,生意也好了,正好我的孩子也要上学,就从江北回来了”。

  原来章鱼小丸子的生意弟弟经营的很好,再做一个只会自己抢自己的生意,杜冰雪决定做哈尔滨人最爱的烧烤。当时夜市上已经有了不少烧烤,其中把羊排和蒜薹串在一起烤的方式,更是特别受欢迎,“羊排和蒜薹一起烤他家确实不是第一家,但肉不喂料,我是第一个。”说起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与之相邻的另一家烤羊排,杜冰雪如此说。


  杜冰雪又把烤羊排的生意交给了自己的妹夫,在章鱼小丸子的基础上重新开发了章鱼巨蛋烧。同时,杜冰雪把“牛一斗”注册了商标,开始搞起了加盟,免加盟费,买他的配好的调料25一斤,“省内有几家,海拉尔也有,沈阳兴顺夜市的加盟商最大,一天能从我这提十斤料。”

  杜冰雪前年刚在江北师大院里买了房子,建筑面积130平方米,45万交的全款,弟弟也已经结了婚有房有车。杜冰雪想在文兴街附近再买一个房子,“这边各种学习班比较多,方便孩子学习”,曾经辍学养家的杜冰雪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我对这个地方有感情,感谢文兴街,改变了我们全家的命运”。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