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现场
搜 索
七旬老太痴迷捡破烂 百米大宅装满垃圾 邻居不堪忍受
2015-06-05 13:56:58 来源:新晚报  作者:田苗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6月5日讯 “邻居爱上捡垃圾,我们花上百万元买的房子,屋里都是臭味,夏天都不敢开窗。”家住道里区紫金城小区6号楼的居民们因为与爱捡垃圾的老人为邻而发愁。这位住在14楼的邻居经常将废品捡回来,堆放在楼梯间和电梯间外,从不处理走,久而久之,这些地方堆满了各种垃圾,即便关着门,也挡不住这些垃圾发出的恶臭。

  老人痴迷捡破烂熏得邻居不敢开窗

  在紫金城小区6号门外的停车场入口处,记者看到堆放着约10米长、5米宽的垃圾。垃圾堆由小到塑料瓶,大到洗脚桶、木架子、宣传板组成,垃圾堆前还贴着一张“启事”:“别来偷别人家东西!”

  走进小区院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与物业的陈经理争辩着:“我把东西放自己家门外了,又没放他家门口,碍着谁了!”听说记者的来意,陈经理告诉记者,这就是小区内外垃圾的主人——73岁的王福玲老人。

  记者与陈经理一起去6号楼14楼的王大娘家,电梯门刚刚打开就飘出来一股恶臭味。电梯到达14楼后,电梯门一打开,记者就看到一户居民家的门前堆满了各种垃圾,门上贴着字条:“此人有病”“住院”“中医院”。陈经理告诉记者,这就是王大娘的家,他们已经帮忙清理过几次,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她家正门前全是垃圾,进不去人,老人可能在后门。”记者与陈经理乘坐另一部电梯到达13楼时,看到老人正在13楼搬运旧地板。13楼的业主看着老人在自家门前搬运这些杂物,无奈地说:“谁能管一管啊。我这一天擦几次地,门窗紧闭,也止不住飘进来的臭味。”

  老人家位于13楼半的后门外,也堆放着大量的杂物。记者劝老人把收集来的垃圾出售、清理一下环境时,老人只说了句:“年轻人,赶紧上班去吧,别管闲事,我的东西又没放在你家。”之后就不再理睬记者。

  物业出招“管三餐”也没止住她的特别“爱好”

  陈经理说,6号楼王大娘爱捡垃圾的“爱好”让他们十分头痛。她家有4个房间,100多平方米,里面也全是堆放的垃圾。之前物业曾多次与老人商量将这些垃圾清理走,但每一次都会遇到阻挠。这位老人甚至拿着菜刀追着要收她捡回来的废品的工作人员满院里跑,还几次打砸物业办公室。“贴过通知、报过警、也让社区来过,但都只能治标不治本。”陈经理说,他们了解到,老人有两个女儿在日本,她本人也有退休金,物业特意开通了国际长途与老人在国外的女儿联系,可是老人的女儿在电话里表示回不来、也管不了。老人说自己“生活困难”,捡垃圾是为了生活,物业提出“收购”她捡的垃圾,可是她却只捡不卖。去年10月,物业与老人商量,每天管三餐,只要老人不再捡垃圾。可是老人每天来物业吃饭,却依旧捡垃圾,垃圾不仅堆在家里,还堆到小区院外。“能想的招儿都想了,现在许多业主都来物业投诉,物业实在没招可想了。”陈经理无奈地说。

  新华街道办事处理工大学社区的沙主任说,他们也多次到现场,可是老人一直说自己“有病”。社区也联系不到老人的家属,目前,对于老人的情况只能进行劝说。

  钢铁派出所的教导员姜警官说,老人的家属都在国外,对于老人的情况,他们也多次出警,但是老人年纪大了,他们也只能进行劝说。

  心理专家说,这是一种“心病”,需药物和心理双重治疗

  曲伟杰心理咨询学校校长曲伟杰说,从某种程度上说,老人拾荒,表现出来的可能正是“心荒”。老人年轻时可能经历过生活物资贫瘠的时光,她现在用囤积废品来获得相对的安全感;通过捡拾垃圾的过程释放自己的情感,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又将自己的情感附于捡拾的垃圾上,通过捡拾垃圾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和依赖。

  另外,其实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老人爱囤积旧物,表明她的“匮乏”感并不仅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情感的匮乏。这种情况下,老人的亲友或是监护人应该多关心她、陪伴她、劝导她。曲校长说,老人一直捡却不卖,能长期忍受恶臭,并在其中生活,这位老人心理上和精神上可能有些问题。建议她的亲人或是监护人带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通过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让老人得到一种安慰。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