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黑龙江农民买到假种子出芽率仅五成 教你绕开假种子的“坑害”
2015-06-23 17:58:04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一、如何识别假种子、农药、肥料——————————————(第1页)
二、农民购买了假种子怎么办? ———————————————(第2页)
三、评论:“假种子”坑农害农源于监管睡大觉————————(第3页)
四、网友声音:“坑害农民,希望严查!”——————————(第4页)
五:如果您遇到“假种子”东北网帮您维权——————————(第4页)

  东北网6月23日讯 据本网新闻《黑龙江依兰县农民买到假种子出芽率仅五成 送检样本被掉包》 ,在黑龙江地区,眼下春季播种的玉米已经出苗,然而,黑龙江省依兰县的部分农民在春季购买的一个名叫中东玉1号的玉米种子,目前生长形势很不乐观。出芽率也就是百分之五六十。 【详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农民付出辛勤的劳作,为了就是丰收的喜悦。可假如一不小心用上了假冒劣质种子,那么一年的辛勤劳作就可能会付之东流,不仅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更会给国家粮食安全埋下隐患。近年来,有关“假种子”的新闻层出不穷,小编整理了假种子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农民朋友避免“假种子”的坑害。

  如何识别假种子、农药、肥料

  假种子是最坑农害农的,怎样避免买到假种子呢?专家提醒农民朋友买种子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到合法种子经营单位购买种子。合法经营单位应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委托代理书、工商营业执照,购买种子后向经营单位索要正式发票,并妥善保存包装物。

  2.注意检查种子包装是否规范,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合格种子其外包装都比较正规、规范,不存在粗制滥造现象;种子标签内容包括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审批文号。

  3.购种时应先对种子的光泽、饱满、纯度以及霉变情况逐项检查,有疑问的要及时查询。

  4.注意种子的生产日期,避免购买过期种子。陈年种子其发芽率远达不到生产要求,所以最好购买新种子。

  5.要求售种者讲明所购种子生产特征及栽培技术。种子经营者应当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等说明。

  专家特意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后,最好留上一点种子。万一购买、使用了假劣种子,向当地种子管理部门投诉时,留下的种子在投诉、索赔时将是非常关键的物证。


 

  农民购买了假种子怎么办?

  我国《种子法》第46条第1款规定:“下列种子为假种子:(一)以非种子冒充种子或者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的;(二)种子的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实践中,以非种子冒充种子的情况虽不多见,但危害巨大、后果严重。小麦、大豆等常规种子可能表现不明显,但是对于杂交种子,比如用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粮食冒充种子,危害极大,减产一般都可能达到50%。对于白菜、番茄等蔬菜,则表现为商品性极差,甚至根本没有市场;以此种品种冒充他种品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过去已经失去销路的老品种冒充市场上看好的新品种,或者用其他滞销的品种冒充畅销的品种。由于各品种的特征特性、适用范围、栽培要点都不一样,假冒品种会给种子使用者造成错误引导,或种植了不适宜的品种,或采用了不恰当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即使种子纯度等指标都很高,但仍会造成减产;种类、品种与标签标注不符,是假种子,但与前述的冒充不一样。冒充是故意行为,情节更为恶劣。标注不符,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农民因购买“问题种子”而遭受损失的,有权获得赔偿。《种子法》第41条第1款规定,农民因种子质量问题而遭受损失的,不论这种损害是谁造成的,都可以直接向出售种子的经营者或销售者要求赔偿,经营者不得推诿。赔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购种价款,即种子使用者购买种子时所支付的款额。二是有关费用,既包括因种子质量问题所带来的欠收、绝收导致的其他投入(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等)和农田闲置的浪费及应得利润的损失,也包括为获得赔偿而发生的费用,如交通费、误工费、鉴定费、诉讼费等。三是可得利益损失,即正常种植没有质量问题的种子预计可以获得的收入,减去种植质量有问题的种子所实际获得的收入之差。(农村新报)


 

  评论:“假种子”坑农害农源于监管睡大觉

  作为种子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对种子市场负有重要的监管责任。尤其对自己的下属公司,更应严格监管,率先垂范。知假售假,知法犯法,几同监守自盗。如此在其位不谋其政,已属典型的不作为,难逃渎职之嫌。

  事实上,对于售卖假种子行为,涉及到工商、公安、农业等多个监管部门。如果说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因为没有执法权而束手无策,多少有些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在记者举报之后,却姗姗来迟,且以查处“无能为力”为由,如此推诿唐赛,就很耐人寻味。售假者猖獗到无所顾忌,这其中或许是抓准了监管婆婆太多、多头管理都不管的软肋,但问题是,作为公众眼里的强势部门,为什么在某些时候霸气十足,此时却唯唯诺诺装出一副可怜相?行、实判若霄壤,并最终选择集体失声,其背后恐怕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存在利益输送关系。利益均沾之下必结成利益同盟,监管岂能不呼呼大睡?

  而在法不责众的思维下,可能的结局是,本都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都成功地逃脱了责任追究,即便是自罚三杯甚或各领五十大板,至少为利益输送者及其背后的“大树”背了书。可见,所谓的商家“不配合”,不过是欲盖弥彰的谎言罢了!而把一把锁的威力看做比法律的威力还大,更是令权力蒙羞,让百姓心寒,使法律效应大打折扣。

  有市场的地方监管就该时刻在场。“假种子”坑农害农,老鼠公然戏猫,扇了当地监管部门一记响亮的耳光。同时,更给我们提了个醒:当权力自动放弃自身责任,就必须有惩戒机制跟进,否则很难撕裂“扯谎张口就来”的虚妄。而对于行业、部门可能输送或缔结的利益同盟体,必须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击破,仅仅收缴假种子,堵不上市场监管缺位、失控的局面。 【详细】 (人民网)


 

  网友声音:“坑害农民,希望严查!”

  

  岁月你等等我:这些假种子是怎么卖到农民手里的,一定得严查!

  iGleeman:这种事一定要严惩!!!

  Trader海上飘:卖这类商品的应直接打靶。

  山人建军:假种,病种很多吧,农民找谁去

  Wallace-fu:坐牢@!卖假种子这是坑死农民啊!

  律师屈建国:假种子坑农必须严惩。

  如果您遇到“假种子” 东北网帮您维权

  提醒广大农民,在选购种子、农资时要到正规销售网点采购,同时提高自己识假、辨假能力。在购买农资后要主动索要发票,做到有据可依,方便日后维权。如果您遇到了头疼的“假种子”,请登录东北网民生报料平台联系我们帮您维权。

  报料QQ:283011777

  报料热线:0451-8711681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