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鹤岗
搜 索
绥滨推广稻田生态养蛙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2015-06-30 15:23:3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吴玉坤 许俊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玩累了,歇一会。

  东北网6月30日讯 (吴玉坤 记者 许俊鹏) 新雨过后,绥滨县的田野里一片葱绿,在绥东镇4万亩的稻田里一只只黑斑蛙正悠闲地匍匐在稻根下,蛙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是该县今年推广“稻田养蛙”新模式的结果。

稻田里的青蛙。

  绥滨县水田面积现在已经发到125万亩,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努力实现水稻生产由单纯依靠产量增收向提高品质增效方向转变,绥滨县将稻田生态养蛙作为调整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进。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哈尔滨市育珍源山特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在绥滨县注资成立了绥滨县育珍源生态养殖合作社,实施了黑龙江省稻田生态养蛙第一个试点项目,成功探索出稻田生态养蛙新型种养模式,获得了黑龙江省目前唯一的驯养繁殖许可证,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稻田生态养蛙示范县。

  稻田生态养蛙方法简单,见效快,无风险,收益好,是一条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该种养模式把水稻种植与蛙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以蛙养稻,稻蛙共生,每只青蛙一昼夜捕虫达70余只,是农田害虫的天敌,是农田和水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稻蛙共生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了水稻品质,实现绿色有机种植的目的。

  今年,该县立足于试验示范,带动推广,按照“抓典型,出成效,调结构,促发展”的思路,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实现全县所有村屯都有示范户。在投放面积落实上,重点选择积极性高、责任心强、诚信守法的水稻种植户,突出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水稻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科技示范园区优先投放。全县九个乡镇共投放种蛙8万多对,稻田生态养蛙面积达到20多万亩,计划到2017年计划覆盖全县所有水田。


青蛙在稻田里畅游嬉戏。

  稻田养蛙的所有养殖投入都由绥滨县育珍源生态养殖合作社承担,农户不需要任何投入。合作社免费提供蛙苗,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每公顷投蛙苗3000~4000只,秋季开始回收商品蛙,每只商品蛙重量要达到30克以上,回收价格为8元/公斤。

  采访中,绥滨县育珍源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充满信心地向记者介绍出他们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今年完成蝌蚪孵化繁育基地建设,培育能力在4000万以上尾,培育商品蛙80万斤以上,实现产值100万元,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养殖委员会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明年蝌蚪孵化繁育培育能力、商品蛙培育力都将翻一番,年产值实现300万元。未来养殖规模将覆盖绥滨县全部水田,达到年产商品蛙300万斤以上,实现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公司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绥滨县水稻的品质,打造蛙稻套养生态稻的特色品牌,并推出地方大米新品牌——青蛙生态大米。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