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食物中毒高发季节 哈尔滨市民应提高防范意识
2015-07-03 15:27:47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日讯 天气炎热的夏季食物易变质,加上人们常吃大量生冷食物,夏季成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近日,记者从市“120”急救中心和省二院中毒科获悉,哈尔滨市儿童异物中毒、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最为常见。随着暑期的到来,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多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避免孩子误食有毒食物而中毒。

  路边烤肉串没少造症状:上吐下泻

  上周末,小胡和几个好朋友在一家路边烧烤聚餐,牛羊肉串都没少吃。半夜就开始一趟趟地往卫生间跑,上吐下泻了大半宿,小胡问了几个朋友,好几个人都出现了这样的症状。小胡吃了胃肠药后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但还是到医院检查一番。【详细

  【医生提示】路边烧烤的肉可能未清洗干净或没烤熟,加上夏季天气炎热,食物容易变质,会引起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此时应及时服用口服药物,如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豆角炖10分钟就吃症状:恶心吐血丝

  6月27日,48岁的高先生家用高压锅炖豆角,炖了10分钟就开吃。饭后两个小时,高先生和母亲就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高先生甚至吐血丝。吃了止泻药后,母亲症状有所减轻,但高先生不见起色,被立即送到省二院抢救。经检查,高先生是食用未煮熟豆角的典型症状。【详细

  【医生提示】食用未煮熟的豆角是夏季和初秋季节最常见的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在食用几个小时后会出现上吐下泻等急性胃肠炎的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


  吃饱海鲜又吃橙子症状:拉肚不止

  前几日,王女士和同事一起在海鲜自助吃午饭,为了吃回成本,她吃了很多鱼虾之后,虽然已经感到很饱,还是坚持吃了很多猕猴桃和橙子。可饭后不到三个小时,王女士就明显感到腹痛,还腹泻恶心,便立即到省二院就医。经过治疗,王女士第二天才出院。【详细

  【医生提示】海鲜不应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同食用,易引起腹泻,因此在吃海鲜时应避免同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柿子、猕猴桃。

  最危险:药物中毒

  药片当糖片 3岁男孩昏迷

  3岁男孩安安看到茶桌上的降压药很好奇,以为是糖片,拿起来2片就放进嘴里吃了。当安安的姥爷发现时,安安正往拿着药盒往嘴里吃其他药片。

  “我吃完降压和降糖药没来得及收拾,就去了卫生间,谁想到这孩子把降压药吃了。”安安的姥爷拨打了120,等急救医生到达时,安安脸色惨白,处于昏迷状态。【详细

  【医生提示】家里的药品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能让孩子找着、够着。有盒子的一定要盖紧。一旦误服发生,家长要安抚孩子的情绪,问清楚误服了什么药物,及时拨打120。


  最隐蔽:异物中毒

  吞食铅块 8岁男孩肚子疼一周原是铅中毒

  8岁男孩乐乐一周里总是喊“肚子疼”,父母以为乐乐得了肠胃病,便带孩子到医院消化科检查。医生在做胃肠透视检查时发现,乐乐的消化道里有一个铅块。于是,乐乐被紧急送到省二院中毒科。一检查,乐乐的血铅、尿铅超标,属于铅中毒。这时,乐乐才告诉父母,前几天摆弄家里的玩具时,他不小心把铅块吞到肚子里。

  “儿童异物中毒比较常见,也非常‘隐蔽’,孩子年龄小,吃了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省二院中毒科主任宋莉告诉记者,前几天,一个2岁男孩把体温计打碎了,把水银吃到了肚子里,等家长做完饭出来才发现。【详细

  【医生提示】家长应将含铅、汞的物品放置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另外,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

  最多发:冰箱食物中毒

  吃冷藏3天米饭一劲吐 女童吃完脱水

  “我把冰箱里冷藏3天的米饭拿出来炒了,当时也没尝出来米饭变质啊!可孙女吃完,就开始上吐下泻。”家住道里的张大娘发现2岁的孙女出现不适后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家中后,判定女童是急性食物中毒,送到医院时都脱水了。最后,患儿住院5天才出院。

  “120”急救医生洪霞说,夏天人们习惯进食冷的食物和饮料解暑。不少家庭因不注意冰箱消毒和食物分类存放,自己进食后或给儿童吃了后,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6月份,就已经接诊了31例食物中毒的病例,多数都是食用冰箱里冷冻的熟食、肉、隔夜菜。【详细

  【医生提示】隔夜菜对人身体有害。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等食物,不要让孩子吃隔夜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