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起三江,重走抗联路”系列报道之四
踏访日军侵华罪证——申家店驻路团旧址
东北网7月5日讯(记者 陈显春 王明菲 那鹏翔)6月24日,在桦川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张学锋的带领下,东北网“重走抗联路”报道组踏访了日本关东军驻路团旧址。

日本关东军兵营旧址。东北网记者 王明菲 摄
8时,记者一行从桦川县城驱车,行驶一个小时后到达桦川县横头山镇申家店村,一座带有瞭望塔的老式建筑映入眼帘,这里便是申家店驻路团旧址。
张学锋曾多次来此踏访。据其介绍,该旧址为日本关东军看守原南满铁路(现牡佳线)所修建,称为驻路团,当时驻扎着大约30名日本关东军官兵。

张省岩介绍驻路团情况。东北网记者 王明菲 摄
当地的老人告诉张学锋,申家店驻路团旧址原有地下室,原本作为地牢使用,但已封闭找不到入口了。在旧址左侧房根处,是一个圆形的水泥结构建筑,建筑周围有四个机枪口,被锈迹斑斑的铁板堵住。
“我在附近居民家里就看到过一个日本军用水壶。”据张学锋了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此驻扎过的一位日本关东军老兵曾回来过。老兵当时17岁,日本战败投降后,关东军把刺刀等军物资用油纸包裹埋在地下后匆匆逃离。

驻路团旧址。东北网记者 王明菲 摄
在距离驻路团旧址不远处,是一座日军兵营。据申家店村80岁的张省岩老人介绍,兵营平时没人住,只有打靶时,才会有300多名日本兵过来,靶场就在对面的山上,“我当时10岁,每天早晨都能看到日本兵在驻路团露台上练刺杀。”
日本战败投降后,驻路团旧址产权划归佳木斯铁路部门所有,后被铁路局出售给当地居民,成了民居。记者踏访时,驻路团旧址里仍住着两户当地村民。
如今,申家店驻路团旧址已成为日本侵华的铁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