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大庆六名“驴友”锦江大峡谷生存挑战实录
2015-07-14 08:43:46 来源:大庆网  作者:伊俊 王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4日讯 大庆市探险爱好者伊俊曾陪同科考队进驻过该峡谷,进行地质和野生动物调查,并发现了原始人类活动的足迹和远古时代的洞穴;

  几日前,伊俊带着潘国明、闫玉东、于守成等一行六人,再次来到“锦江大峡谷”探险——

  我市六名“驴友”锦江大峡谷生存挑战实录

  “锦江大峡谷”探险六人组合影。从左至右分别是杨占田、伊俊、罗亚楠、闫玉东、潘国明、于守成。

  6月18日至21日,在大庆市探险爱好者伊俊的带领下,杨占田、罗亚楠、闫玉东、潘国明、于守成一行六人,一起到“锦江大峡谷”体验危险与艰辛并存的生存考验。

   为什么要到“锦江大峡谷”探险?

  隐藏在原始丛林深处、从未被开发的长白山大峡谷又称“锦江大峡谷”,是长白山最为壮丽的一大景观,被誉为“中国的克罗拉多”、与非洲大裂谷有着同样的名气,是一处天然火山熔岩盆景园。

  有着七年户外探险经验的伊俊,曾经陪同吉林省某科考队进驻过峡谷,进行地质和野生动物调查,发现了原始人类活动的足迹和远古时代的洞穴,还找到了几十种被认为已经消失的动植物……领略到了锦江大峡谷探险的魅力。这一次,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河流、沼泽、野兽,这支六人探险队经历了怎样的生存挑战?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他们从探险中学到了什么?近日,记者采访了领队伊俊。

   1 穿越沼泽又遇指北针失灵

  “整个探险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指北针失灵,但当时我都没有跟队员们说,因为怕影响他们的情绪。”伊俊说,在原始森林中行走极易迷失方向,很多时候人的感觉是错误的,此时指北针尤为重要。可就在探险第一天的傍晚,探险队还未到达峡谷江边,伊俊就发现指北针受磁场干扰失灵了,但好在他认识路,便没有声张。

  最惊险的是在过沼泽地的时候,指北针再一次失灵。

  “怎样穿越沼泽地?我们用树枝探路,查看是泥潭还是草根。草根的着力面积大,不容易下陷,我们就踩着草根一步迈过去。如果迈不过去,就让一条腿陷进去,另一条腿迅速踩到前面的草根上,同时身体前倾,借助前面一条腿的力量,把陷入沼泽的那条腿拔出来。”伊俊向队友们详细讲解并示范了过沼泽的技巧。“但在大家开始依次穿越时,有个队员突然陷入了沼泽,大家又齐心合力把他拽了出来。”伊俊说。

  就这样,大家走出了沼泽地。此时,伊俊发现手中的指北针再一次失灵了,而拿出GPRS查看的时候,地图上的这个位置也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记录。为了不让队员们担心、害怕,伊俊没有告诉大家指北针失灵的事,而是通过观察植物与太阳光线来判断大致方向,带着大家继续前进。而且,伊俊每隔五十米定位一次,大概走了一公里,才走出磁场干扰区,指北针恢复了正常。

   2 军靴磨脚两个脚后跟的皮磨没了

  探险不是冒险。关于探险,伊俊反复强调的一个词就是“量力而行”。即使他是有着多年探险经验的专业人士,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每次出发,他除了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外,还总是尽量查阅更多的资料,做到对目的地心中有数。而且伊俊在选择队员时,总是要看他们是否进行过适应性训练,是否适合路线的探险等级。

  “这是一次体验性质的探险,既没去森林的最深处,也没走大沼泽和野兽聚集区,而且我还会根据队员的体能,随时改变路线。”伊俊说,在这次参加探险的队员中,闫玉东是一位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孩子,为了确保他的安全,伊俊特意在森林外围安排了应急救援人员,方便进行救援撤离,降低了此次探险的难度。体验式探险,主要是考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毅力。而闫玉东经受住了考验,让所有的老探险队员称赞不已。

  18日上午,刚开始探险不久,闫玉东就因为军靴磨脚,导致两个脚后跟的皮全都磨掉了,鲜红的血肉与靴子直接摩擦。

  “虽然贴了大邦迪,但是军靴经常进水,脚就在水里泡着,不到两个小时就把邦迪磨掉了,我只好重新给他贴一个。”伊俊告诉记者,一般人如果脚后跟起个水泡,就已经疼得受不了,而闫玉东却一声不吭地跟随着队伍,翻越崇山峻岭、趟过沼泽,直到完成了整个探险,才给伤口消毒,进行了包扎处置。


 

   3 横渡江面冰冷江水致腿部痉挛

  “真正的探险是不带水的,而是要在山里寻找水源。这次我们就喝了溪水、雨水、江水,实在渴得受不了时,还喝过沼泽边缘的水。”伊俊告诉记者,这些水都不干净,有的是浅黄色,有的是红褐色,喝的时候能闻到一股铁锈味和腐烂味儿。好在伊俊出发前带上了军用净水片。净水片能把水里的细菌杀死,确保大家不会因喝了不洁净的水而出现胃肠疾病。

  “有时两岸没有通过的道路,只好不停地来回横渡江面。”伊俊说,如果在冰冷的水里待上三五分钟,腿部就会受不了,更何况是一待就是15分钟左右。由于在冰冷的水里行走,队员罗亚楠的小腿突然抽筋了,疼得走不了路。大家迅速聚拢,帮罗亚楠快速揉搓、按摩小腿,放松肌肉,直到她不再抽筋才又开始探险。

  在横渡瀑布边上的锦江时,冰冷刺骨的江水漫过胸部,让人无法呼吸,而且水的巨大推力让人根本无法站稳。此时,队员们就拄着木棍走,并保护着脚部受伤的闫玉东和膝盖受伤的潘国明不并水流冲倒。如果此时松手,很可能会被江水冲走、淹没。经历了无数次跌倒,再无数次地爬起来才安全渡江。伊俊说,渡江的经历让他永生难忘,他被队友们的团队精神和探险精神感动。

  4遭遇暴雨领队果断指挥下撤

  过沼泽,横渡江面,腿部磕青了无数次,多次深陷泥沼中……20日下午,经历了种种艰辛,队员们终于抵达了大瀑布。“瀑布的雄伟壮丽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撼。大家本打算在这里多休息一会儿,多拍几张照片留念,可当时天空雷声阵阵,仿佛盘古开天时的巨响,感觉大地都在颤抖,我当下决定不去第二个目的地——悬崖上方了。”伊俊意识到,如果下雨,瀑布水面会在一分钟内上涨到大家无法逾越的地步,把队员们困死在这里,再遭遇暴雨,气温急剧下降会让队员面临失温的危险,甚至危及生命。作为一名资深探险者,保障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于是,伊俊拒绝了队员们继续探险的要求,指挥大家迅速下撤,返回营地。

  事实证明,下撤的决定是正确的。“大家刚刚趟着湍急的水流过江,根本找不到避雨的地方。”伊俊说,下撤到一半时,天空下起了暴雨,因为无处避雨,为了避免队员们身体失温,唯一的办法就是运动,我命令全体队员继续前进。

  于是,大家又冒雨前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营地,队员们一个个像打了兴奋剂一样欢呼雀跃,狂奔向营地,生火烘烤衣物取暖。

  “晚撤一分钟都可能遭遇不测,这就是探险法则。风景还在,可生命只有一次。如果当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没有果断地命令队员们下撤,再美丽壮观的风景也不过是一抔黄土。”伊俊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