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别让广场舞变成“扰民舞”
2015-07-17 15:15:45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7日讯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入夏至今,哈市市长热线、环保举报热线和警方接到百起广场舞噪音扰民的投诉,这些投诉已经转交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广场舞扰民不是个别事件,因广场舞引起的争端屡见不鲜,然而广场舞扩张势头不减反增,舞者们是否应该停下舞步听听他人心声。

  安发桥下跳广场舞的人们。

  针对广场舞扰民投诉案例,近日,记者采访了一些投诉者,他们吐槽了广场舞噪音对自家和整个小区的影响,同时也表示他们在沟通中理解跳广场舞的人有他们的需求和无奈,只是双方的需求引发的冲突不知该如何解决。

  地点:北岸明珠小区

  孩子做作业总溜号 不自觉哼哼“小苹果”

  “天天就放这几首歌,我家孩子每一首都会唱了,写着作业就不由自主地哼哼。”住在松北区北岸明珠小区的居民郭女士向记者吐槽。

  郭女士说,广场舞的音乐节奏都比较快,而且都选用朗朗上口的歌曲。12岁的儿子嘉嘉每天听一遍这些洗脑神曲,现在每一首都会唱。郭女士说:“我经常听着儿子一边写作业就一边跟着楼下放的歌唱,什么你是我的小苹果,还有什么爱老婆、不找小三啥的,最好能换些内容好点的歌。现在我都让孩子白天写作业,晚上出去玩,就是不知道开学后怎么办。”

  地点:安发桥下

  为挡音乐声换上四层密封窗

  张先生家位于新阳路与安发街交口,窗户正对着安发桥。安发桥下每晚都有人跳广场舞,而且跳的人越来越多,放的音乐声也越来越大。在几次沟通投诉都没有效果后,张先生花了3500元,将临街的两扇窗户全换成四层的密封塑钢窗。“这是现在能买到的最厚的塑钢窗了,安上之后确实不觉得那么吵了,我媳妇说我脾气都好了不少。”

  大妈说:这儿附近实在没有其他合适的健身场地,我们只能在桥下空地跳跳广场舞。车来车往噪音也很大,我们的歌曲声音也只能相应放大,不然也听不着。


 

  地点:古梨园

  争地盘比声大 病人医生全受不了

  哈市工人康复医院和哈市第二医院就在道外区古梨园旁边,不少市民向政府部门投诉,反映古梨园内的音乐影响病人休息。

  一位病人家属郑女士告诉记者:“古梨园里每天广场舞、交谊舞和唱歌的各类音乐声一块放,好几个队伍为了争地盘,还比着赛让自己的音响更大声。本来病人在医院治病就心烦,医生也都要求静养,这些噪音影响病人正常休养,医护人员都觉得受不了。”

  地点:学院新城

  楼下音乐一响 老人心脏就不舒服

  南岗区哈平路学院新城居民胡女士多次投诉了小区院里的广场舞,“我家住二楼正对着广场,我爸高血压、我妈心脏病,都受不了噪音,后来楼下跳广场舞的也把音量调小了些,把音箱从我家窗户下挪走了,但我父母还是受不了。再这样我只能考虑换房了。”

  大妈说:我们已经调小了音量,还把音箱挪走了,其他居民也有人表示可以接受一些了,总不能让我们一点音儿都听不着吧。(生活报)

  地点:中北春城小区

    广场舞“跳”低房价 猛降12万没人买

  15日,家住哈市中北春城的的居民报料称,有居民为了躲避广场舞噪音,打算出售住房,可售价一降再降,仍然少人问津。采访中记者从小区居民、周边二手房中介及物业得知,小区内有5栋楼受广场舞影响而降价,每平方米少卖千元左右。

  王女士家住中北春城47栋3单元2楼,楼下就是小区的广场,提起广场舞,她是满脸无奈。她告诉记者,每到傍晚,小区居民准时在广场跳舞,音响里传出高分贝的舞曲声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多,即便关上窗户,舞曲声还是可以传进屋内。

  “我儿子每天得复习功课,父亲年龄大了更需要休息,可是噪音困扰一家人不得安宁,周围的邻居对此事也满是怨言。”无奈之下,王女士打算将这套110平方米住房出售,可是,她将房子登记到二手房中介以后,价格从132万一直跌到120万,还是没人敢买。

  “由于广场舞扰民,临近广场的房价低于均价千元以上。”一家二手房公司置业顾问小王告诉记者,”我公司有两套低于均价的房子:一处是43栋2单元3楼的一套86平方米的房子售价91万;另一处是45栋3单元4楼一套86平方米售价94万的房子,都是邻近广场。但购房者得知噪音扰民后,都选择放弃。”

    有网友评价说:广场舞扰民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应该的,而物业部门管理不到位或没有协调好此事,也是难辞其咎。事实上,想出售住房和出租住房的居民,有权利追求安宁的生活环境,却选择了放弃和躲避,这无疑是一种消极退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和损害,不讨公道也不伸张,结果是“有理寸步‘不’行,无理走遍天下”,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还能退到什么地步,退到何时?(评论员:王理)


  【你造吗?“广场舞”扰民也属违法

  在中国,“广场舞”扰民也属违法。

  根据中国《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日常说话的声音为40-60分贝),但实际上超标的情况十分严重。在公园、广场跳广场舞的人太多,噪音过大而且时间长,严重干扰周边居民生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将很简单的、常见的噪音扰民的情况直接归入了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如果“广场舞”制造的噪音对周边人的生活造成了侵犯,就是违法行为。

  在美国,“公园内没理由地制造噪音”被抓没问题。

  美国大多数城市或州都有噪音控制法规或称反噪音法规,禁止制造噪音扰民。最具代表性的噪音法规,如密西西比州的牛津市的噪音法规,该法规一开头就规定:“产生任何不合理、令人不安以及不必要或无益的噪声的,都是被禁止的”。新墨西哥州法律规定:“任何发出喧闹声或不合情理的噪声试图扰乱安宁的行为是一种举止不当的违法行为”。有些城市的法规中还使用诸如大声、刺耳、喧嚣等词语来形容噪音。

  在纽约,在公共场所使用扩音需要申请。

  在纽约,播放、演奏或允许任何收音机、电视、留声机、鼓声、乐器、扩音器或类似的产生音响的装置设备的,在规定的时间以及规定的的财产界线范围及敏感区从事这种行为及产生噪音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你想在公共场所使用扩音,例如收音机、电视机、音乐乐器和类似设备,就必须从警方获得许可。如果需要,可在纽约警察局的网站下载许可证申请。一旦完成了许可证申请,需要提交给举行活动的区域的管理人员。一般来说,时间声音许可证的费用为45美元。

  【广场舞如何不再扰民

  跳舞与居民安居本不该是对立的关系,居民有跳舞健身的权利,附近的住户也有享受安静的权利,如何能让双方和谐共处呢?这看似是个小问题,却也是一道民生难题。如何对喜欢锻炼和追求安静的人群的不同诉求做出回应,作为城市的管理者,社区居委会和市政管理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责任,寻找能两全其美的解决途径。

  1、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投入

  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场舞扰民的问题,恐怕还是要加大公共娱乐设施建设的投入,像那些体育健身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等都应该科学设计,配套跟进到各个生活社区。遗憾的是,许多社区在兴建之初就没有很好设计,即使有也是有限的粗放经营,更多的是居民自发开辟的娱乐活动场所,一旦进行活动想不扰民都很难。在国外的很多国家,每个社区都有居民专用的娱乐健身场所,他们对这些公共设施都舍得大手笔投入。倘若广场舞者能在独立的跳舞大厅舞蹈,有很好的隔音措施,远离了居民区,这个扰民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制定“广场公约”

  加大公共娱乐设施的建设要科学地规划、投资,恐怕还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要快速解决眼前的问题,那就需要在城市里制定一部“广场公约”。城市该以政府规定、文明公约甚或法规的形式对公共空间的娱乐健身规则进行设定,明确民众需要遵守和注意的事项,比如,在每天的早晨几时之前或晚上几时之后尽量不要进行分贝过高的活动,在其他时间的活动尽量控制在多少分贝以下,不宜进行哪些活动,在中高考期间应该暂停相关活动等等。有了“广场公约”,民众的娱乐健身活动就会心中有底,维权也会有据。去年,湖南浏阳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由居民代表、广场舞代表、相关部门共同制订相关细节,出台了一部“广场舞公约”,值得借鉴。

  3、唤醒广场精神

  “广场精神”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共精神。以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例,其实处理好“己欲”与“施人”的关系,正是公共精神的关键所在。“广场精神”的底线应该要有所节制,考虑他人感受,顾及公共影响。遍地开花的广场舞,可否考虑把声音调低一点,把时间安排得更妥当一点。跳舞与居民安居本不该是对立的关系,却为何会因为广场舞这一件本应该令人愉悦的事情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