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哈尔滨
搜 索
冰城有支拳击俱乐部 千锤万击为强身减压
2015-08-24 09:30:4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4日讯 拳击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激烈地对抗和刺激的击打,既让人兴奋也让人恐惧。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就有这样一伙人,他们具有顽强拼搏、敢打敢拚、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他们是一群拳击运动爱好者。

  点到为止重在强身

  一说起拳击,很多人往往想到暴力。“太粗暴,太危险了,会被打伤吧?”

  在众多运动项目中拳击爱好者人数不多,但是江边上有一支二三百人的拳击俱乐部,他们以健身、防身、娱乐、交友为宗旨,通过系统训练,互相切磋拳法,锻炼品质意志,个个都练出了钢筋铁骨。

  被拳头击中,会不会受伤啊?俱乐部组织者之一彭毅说:“拳击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重在强身健体。我们大家在一起主要是练速度、练力量、练反应,对打也是点到为止,还要戴上防护手套,十几年来没有被打伤的。”

  “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拳击运动强身的同时,面对沙袋、梨球的击打,还可以起到发泄、放松、释放精神的作用。”彭毅说。


 

  曾经是“地下组织”

  68岁的俱乐部倡导人之一的孟祥春,还兼做大家的教练。

  老孟从14岁开始喜爱拳击运动,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国轻重量级冠军孙吉柱。当时,由于国家禁止拳击运动和比赛,很多全国的拳击运动员下放到各省市工厂和企业,不能从事拳击运动。所以,当时练拳击是“非法”运动,都要偷着玩,冒着被公安局抓到的危险。

  在汽轮机厂工作时,孟祥春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拳击手,组织的拳击队属于“地下组织”,在比赛上多次得到“拳王”称号,三大动力厂的拳击爱好者当时经常秘密举行拳击比赛。

  拳击运动走进“光天化日”之下,能在街头玩是在2003年。一些喜爱拳击运动的爱好者,为了强身健体抵抗“非典”,共同开始在江边拉出一片场地练习。不久就吸引了很多爱好者的参与,而且还通过民政和体育的管理部门,领到了俱乐部牌照,训练、比赛、活动都合法化了。


 

  以拳会友切磋技艺

  以拳会友,切磋交流。这个俱乐部的会员有警察、律师、教师、企业老板、退休干部、工人、学生等,我国第一个拳击亚运会冠军白崇光不但是他们的顾问,而且还经常亲临现场指导。

  拳击爱好者李文海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由于拳法出众现在是中年组教练,在这里大家各尽其能,拳击器械都是大家无偿捐献的,每次训练不管你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主动搬抬器械,没有职位高低财富贫贱之分,所有人都平起平坐一视同仁。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