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龙江逆势谋发展 时不我待新作为
2015-09-16 15:08: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9月16日讯 奋进的鼓点激越,发展的脚步铿锵。9月13日,哈欧国际班列正式运行三个月,每周开行一班,24列往返班列满载货物穿越欧亚腹地,成为“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标志性成果。“龙江丝路带”建设是我省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动力源和增长点,为破解我省当前发展难题打开了全新路径。

  年初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我省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稳定、稳中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但实体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仍然较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回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经济的下滑,表面上看是工业生产不景气,实质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省委书记王宪魁强调:“龙江经济发展到这个关口,再不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主动跟进、超前谋划,把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稳增长、促发展、扩开放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通过建设连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为我国扩大与俄欧、东北亚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这是一个新的腾飞起点。龙江人再次吹响了发展的集结号。他们把自信写在脸上,思路刻在心中,行动始于足下。

  “龙江丝路带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道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商贸物流业发展出现新景象,物流集散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综合保税区建设进度加快,外向型产业发展和金融平台建设亮点频现。哈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基本建成并实现试运营,牡绥铁路扩能改造、绥芬河铁路站场改造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年内均可交付运营;哈佳、哈牡高铁建设速度加快,牡佳铁路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同江界河铁路大桥我方一侧建设进程加快,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俄方一侧力争今年开工;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哈(绥)俄亚陆海联运集装箱专列首发运营,实现了东部陆海联运通道由零散集装箱运输向整列集装箱运输的突破,标志着我省正式打通“出海口”,形成欧亚高速运输走廊。

  大通道带动大产业,大商贸促进大发展。我省抓住哈欧班列开通契机,与德国形成多项合作意向与线索,正在抓紧细化落实。与俄罗斯方面就组织“三桥一岛一道一港”对接问题进行沟通,得到积极回应。“三桥一岛”对俄合作大通道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我省沿边开放开发。而且,“龙江丝路带”建设与持续深入实施的“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战略正在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为我省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新机遇,新作为。秋高气爽,迎头赶上。


  火车的故事

  奔跑吧,哈欧班列

  当中国的哈尔滨遇见欧洲的汉堡,相距万里的亚欧之路响起新的驼铃声。六月末,穿越千山万水的哈欧班列让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再次升温。伴随着滚滚的车轮,哈欧班列一路奔跑,驰骋向前。截至目前,哈欧班列共发列车13列,584TEU;到达列车11列,236TEU。

  德国的杜斯货场,每年要装载30万个集装箱。据估算,中德两国集装箱将达到1万个。德国铁路公司运营部顾问海尔摩尔告诉记者,德国是工业化国家,出口比例大。比如说,在中国,有很多德国的汽车企业,虽然一些德国汽车制造业已经国产化,但是有一部分配件,还是要从德国运到中国进行组装。哈欧班列开通以后,亚洲和欧洲之间的经济纽带联系得更紧密,将更好地促进中德两国的经济贸易。

  以往,通往欧洲的大型集装箱通常是走海运,哈欧班列开通后,直接打通了亚欧这条陆路通道,对于当地企业而言,时间短、货物安全性高,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

  UTI国际物流中东欧地区执行董事斯坦尼克米尔卡告诉记者,公司有一个汽车客户在匈牙利建有工厂,货物销往中国。现在,这个客户已经在用哈欧班列的服务了。原因很简单,他通过UTI订仓,然后通过集拼中心将他们的货物运往中国,这个服务帮他们减少了库存,再加上火车的运输比海运更可靠,在15天之内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所以客户非常满意。

  哈欧班列不仅给德国带来了新的贸易契机,龙江人也找到了商机。

  来自哈尔滨的李迎时在德国从事对华贸易已经二十多年了,哈欧班列的开通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新变化,未来他想通过这条通道把自己的货物运回故乡。李迎时是德国奥利安特贸易服务公司总经理,一直从事德国房车的对中出口。他以往都是从德国有限的几个港口,如汉堡、不莱梅等通过海运运往天津港或大连港,最大的瓶颈就是运营时间和成本。从签订合同到货物运输到中国口岸通完关,大概要4至6个月。对企业来讲,周期长,涉及到运营成本、银行利息、资金周转等,压力很大。而且房车通常要加高加宽,海上的磨损很多。哈欧班列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这就提高了效益,对企业而言,吸引力很大。

  和李迎时一样,对哈欧班列充满信心的还有黑龙江青冈赛美葵花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孟彦杰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做葵花子等农产品的出口,年出口量上万吨,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货物就是运到哈欧班列的终点站德国汉堡。现在公司的货物基本都是走海运,要先从青冈运到大连港,等待船期后再运到欧洲,全程要30至40天,费用很高,如果能用哈欧班列运输,只需要运到哈尔滨即可,大大减少了运输时间,降低了成本。

  链接

  我省以哈尔滨为中心,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同(江)、绥满、哈黑、沿边铁路四条干线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贝阿铁路将形成联接欧亚的国际运输大通道,着力打造出国际商贸物流带、要素集聚产业带、互利共赢开放带,为“一带一路”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繁荣架起“金桥”。目前,哈齐高铁已经开通运营,哈佳铁路、哈牡客专、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今年即将完工。


  起飞,肇东的大物流梦

  全省县域看肇东。肇东县委书记赵胜利压力不小——省内想要赶超肇东的县太多了,想保住第一名得有真本事。

  距离哈尔滨只有53公里,是肇东的区位优势,怎么利用好,是赵胜利一直在思索的事情。有一件事给了他一个新思路。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总部需要搬家,如果能把他们请来,必然会建设一个通航机场。顺着这个思路,再加上哈齐高铁的开通,一个拥有航空、高铁、高速的肇东将进一步巩固地理节点的优势。

  这个想法在赵胜利与北大荒通用航空的负责人见面后一拍即合。2014年10月,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肇东机场举行验证飞行仪式。与此同时,一个以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为基础的大物流远景图正在肇东紧锣密鼓地绘就。

  “正在建设的是3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物流园区和10平方公里铁东物流园区。”在施工现场,赵胜利娓娓道出肇东的大物流梦——建设黑龙江最大的物流园区,打造现代物流全新商业模式,逐步实现立足哈大齐、辐射黑吉辽、服务到全国、联通海内外。目前投资1.5亿元的道路正在建设,投资56亿元的宏泰国际商贸城已经入驻,省交通厅建设的货运枢纽中心项目、新加坡奥特莱斯物流和国际赛马场项目、大连北良集团物流园也已经签约。

  发展物流既是基于肇东的区位优势,也是因为肇东的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撑。但是通航机场的设立确实给肇东带来了飞翔梦。据悉,全国的通航才1000多架,我省就拥有100多架,占据全国的1/10。

  “运行、维修、制造是我们围绕机场又新谋划的产业链条。”赵胜利说,在肇东要建立航空产业试飞、制造和东北通用航空维修基地,打造以北大荒通用航空、中航科技、中航天宇、哈飞集团等项目为重点的航空产业。目前北大荒通用机场已经建成使用,航空海事大学、哈飞维修基地、中国民航大学肇东分院已经签约落地,聘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定的通用航空产业规划已经完成。

  肇东的大物流梦不仅仅是交通线路的谋划,在肇东北部物流园区的谋划中内陆旱港、航空物流、综合保税、玉米大豆期货交割库、国储库、物流金融纷纷交汇,形成优势互补的物流集成。

  起飞吧,县城里的大物流梦。


  记者手记:“大破大立”勇敢“闯关”

  经济形势低迷,心中慌吗?在各市县采访,没有人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让我看到了他们正在忙的一件件实事儿。

  肇东也有机场。采访前,我绝没有想到。听肇东市委书记赵胜利介绍大物流梦想的规划时,先惊讶于肇东的大手笔,后折服于肇东人做事的激情。区位优势明显,食品产业实力雄厚,素来尊商、重商、亲商,一句话,肇东人有梦想、有能力,还有实现的路径。

  五常大米声名远扬,可惜市场上“李鬼”太多。五常市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成立食品追溯平台,利用最新的识别码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让消费者扫码后就能得到大米从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的全部信息。五常市长宋泽刚说:“只要是在五常种植稻花香的企业都可以贴上‘五常大米R’实现可追溯。如果有其他商家假冒,那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五常大米R’这一注册商标的权利。”这种用互联网和法律手段结合来维护五常大米名誉的方法堪称完美。

  安达以畜牧业和化工产业为经济支柱。从去年以来这两个行业都不景气。安达市长刘淑芬说,安达人选择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鼓励化工产业上项目延长产业链条。全省最大的化工民营企业安瑞佳要利用做化学品运输的优势打造东北三省最大的危险品运输物流园,安达不但给政策还帮着到省市跑手续、做工作。乳品行业利润渐少,有些企业不收奶。安达去找龙头企业贝因美让他们全都包了,一来二去竟然还把贝因美婴幼儿乳粉总部请到了安达这个县级市。“这个时候政府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帮他们算经济账,鼓励前景好的企业趁低迷时候投资延长产业链条。帮助企业通过融资上市解决资金问题,给他们做培训,让他们看到更远的未来。”这是刘淑芬心中一个市长应该做的工作。

  此时此刻,龙江经济正站在一个必须“大破大立”的关口。如何“闯关”?清醒的判断或许是第一步。用刘淑芬的话讲就是,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转方式调结构,所以经济的阵痛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必须有这个心理准备。于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龙江各县市找准自身优势,一方面敢于绘就大梦想,一方面甘愿脚踏实地去实践。他们心中慌了吗?真得没有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经济发展是有规律的,有波峰就有波谷。我们要按规律做事,把基础夯实,调整好结构,然后等待波峰的到来。或许从这个角度上看,此时正是龙江甩开资源的“束缚”,充分解放思想,为经济发展“脑洞大开”的好时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张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