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搜 索
听,"红房子"讲述光阴故事
2015-10-20 09:5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白林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记者 白林鹤) 在哈尔滨市香坊区乐园街与幸福路的交叉路口,一处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红房子已拆迁过半,用不了多久,它便将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这片红房子街区中。

红房子多呈口字型排列。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红砖、红瓦,是红房子的主要特征,偶尔,还会在窗台上,见到一盆孤独盛放的红花。这些红房子多为四层,每个坡屋顶上都“标配”着城市中早已少见的烟囱,有的房顶还设有“观望台”,一排排整齐的房子多呈口字型分布排列。楼内每层楼梯左右各分4间面积均为20多平方米的“单间”,镂空雕花的方形楼道窗户让简单的小楼多了几分别致。

窗台上摆放的小红花为红房子增添了几分别致。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这样的红房子在哈尔滨目前多见于民生路、幸福路附近。全部建于建国初期,为工厂职工居住。作为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红房子的一砖一瓦,曾经镌刻了太多人的青春、激情与回忆。

  当年第一批居住在红房子里的职工,如今多已是80岁以上的老人。88岁的张世恩是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老职工,目前还居住在幸福四道街的红房子里。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张世恩和很多年轻人一起,从辽宁来到这里工作。“那时候工厂职工都在红房子里居住,过年过节特别热闹,一些还没结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兴起时有人还会唱上一段。”张世恩回忆当年的往事时,脸上满是欢笑。

红房子多为四层建筑。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出生在香坊区电机二道街红房子里的吕振松今年已经55岁,他们兄妹五个人都出生在红房子里。在吕振松的记忆里,那个时候他们家和很多人家一样,居住在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不仅要加床,还要打吊铺。房子中间的墙壁很薄,隔音不好,隔壁邻居睡觉打呼噜都能听到。如今一家人中,只有吕振松还居住在红房子中。吕振松说,条件好一些的老街坊都搬走了,虽然这里条件差了一些,但是如果说搬走,他还真舍不得。


红砖、红瓦,配有烟囱的红房子。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时光正在渐渐流逝,红房子也在慢慢老去,与这座城市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比略显沧桑。然而,那些镌刻在时光记忆里的红砖、红瓦,却仍然历久弥新,隐匿在城市的角落里,深藏在城市历史的记忆中。

茶余饭后老街坊聚在楼前聊天。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红房子的第一批居民张世恩老人。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乐园街红房子街区内的花园多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午后慵懒的趴在窗台上的小猫。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住在红房子里的居民。东北网记者 白林鹤 摄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